搜尋結果

2023/05/24
人到中年,最害怕接到四種電話—老人來電說生病、老婆來電說買包、老闆來電說返工,老師來電說「神獸」。
2023/03/31
近年來臺灣醫病關係發展越趨白熱化,儘管以醫療常規可初步判定是否疏失造成糾紛,惟病人病情發展與治療情形的診斷,法界若能有醫界協助了解醫事鑑定作業程序,將降低糾紛歸屬的難度。
2022/10/19
對於醫病關係的看法在醫療環境上經歷了大約三個時期,從早期醫界前輩認為醫病關係是天經地義、理所當然的事,沒什麼好探討的,到慢慢大家覺得這個議題很有意思,至今幾乎是公認非常重要的議題。對應的是病人自主的提升與醫療爭議的升溫,
2022/06/08
立法院於昨(30)日三讀通過「醫療事故預防及爭議處理法」(以下簡稱醫預法),衛福部表示,為解決長期以來,醫療爭議訴訟衍生之醫病關係對立、高風險科別人才流失及防禦醫療等問題,前行政院衛生署於民國89年即提出「醫療糾紛處理法
2022/06/06
在當代中國的醫學教育、研究與醫療體制之營運中,「醫學人文」好似一個「幽靈」在徘徊,它常常會有激盪的話語亮點,卻無清晰的學術面目;它具有個體思考、評判的徑路,卻無概念辨析、邊界釐清與系統建構,在更多的場合裡成為一種洩忿的情
2022/05/16
「銅如鏡,可正衣冠;歷史如鏡,可知興衰;人如鏡,可知得失。」在醫病關係日趨緊張的現代,反思5000年來中國醫病相處之道越發必要。醫者如履薄冰,患者則舉步維艱,究竟哪些因素才是醫師和患者溝通之間的屏障,就讓我們通過探究古今
2022/04/11
長久以來,醫生以「視病如親」的心態懸壺濟世,而病人也常以「華陀再世」、「仁心仁術」的感恩心情回報,醫病關係極為融洽。然而,隨著中國市場經濟的發展,令人稱道的醫病關係已經日趨淡薄,更有甚者,醫病雙方反目成仇、對簿公堂。伴隨
2022/02/21
在網路環境中,各式各樣的個人及法人都表現出準備發表有關醫生行為和執業勝任能力的誹謗性材料。在一些有問題的場合,病人對來自醫生的結果與醫生其他形式的互動感到失望,病人衝動地在網路上發洩,並提出與事實關係不大的指控,但卻蓄意
2022/02/14
醫療服務也具有商業性質的面向,雖然醫學是一門藝術,在提供治癒的過程中帶有利他主義,但在提供服務時不可避免地涉及金錢利益。醫療服務不只關從業者是否受到尊敬的專業聲譽,也與生計相關,都可能會被網路上公布的誹謗和虛假資訊所破壞
2022/02/07
Google曾被描述為健康、性和政治的數位三位一體,網路和Google上最常見的搜尋是健康或情色相關的題材。2019年,在Google上每14次搜尋中就有一次與健康問題有關,每分鐘有7萬次這樣的搜尋,然而,可能有一些特殊


月旦系列雜誌

月旦知識庫

月旦品評家



數位整合服務
產品服務
讀者服務專線:+886-2-23756688   傳真:+886-2-23318496   地址:臺北市館前路28號7樓

Copyright © 元照出版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轉貼節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