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註冊
登入
電子期刊
月旦醫事法網
月旦醫事法網
醫法新知
醫事新知
醫事綜探
醫法品評
學協會新訊
法規命令動態
醫法判解
醫法裁判
判決快遞
全球裁判案例
閱讀判決
影音直播
研討會
專題企劃
免費/試聽
會員專屬影音
圖書/雜誌
雜誌
醫事法書訊
論著
教學資源
博碩士論文
培訓
證照
公職
升學
繼續教育
電子期刊
註冊
登入
月旦醫事法粉絲團
Home
醫法新知
A+
A-
醫事新知
從德國憲法裁判兼論精神疾病病人之人權與新制精神衛生法—介於健康權與自決權之困境(醫法新論)
精神衛生法於2022年12月14日修法,更新法條達九成,其中最大變革莫過於強制住院改法院審理。其他修法重點尚有病人之心理健康促進,結合多元社區資源,加強社區訪視關懷,減少病人病情不穩影響社會安全。
生物資料庫產出之健康技術上的智慧財產權保護對其捐贈者公益目的之追求所造成的衝擊:聚焦生物倫理層面(一)(全球瞭望)
人體生物材料(human biomaterials)之可近性是健康研究其中一項關鍵組成,對我們理解健康、疾病及後續治療、疫苗及診斷(下稱「健康技術」(health-technologies))之發展至關重要。
醫事綜探
生命權或自由權,拜登的疫苗接種政策受挑戰
2021年9月9日,拜登以聯邦工作人員的健康和安全及與他們互動的公眾成員的健康和安全為由,以行政命令要求所有聯邦僱員接種 COVID-19 疫苗 ,而後又在同年的11月4日,勞工部職業安全與健康管理局(Occupatio
世衛發出警訊 發現高傳染力COVID19病毒株
2021年11月26日,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以下簡稱WHO)發出新聞稿,公告11月24日由南非回報之首例B.1.1.529 (COVID 19病毒株學名)正式命名為「Omi
醫法品評
淺析醫務人員的避險保護
2018年3月23日,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李医生深夜出诊在急救现场询问患者病情,之后让其签字时,两次被自称是病人“家属”的酒后男子殴打。在男子对其殴打过程中,他不仅没有还手,仍坚持查看患者,并劝其进院就诊。
《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有關疾控機構的內容
去年底疫情应对以来,如何重新设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作用机制,成为热门话题。那么,《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中有关疾控机构的内容情况如何?我们就再做一个梳理。
全球裁判案例
無侵權行為而有債務不履行用藥不當事例(寰宇醫事裁判)
原告A(初診時42歲)因月經過多等症狀至北海道八雲町經營之八雲綜合醫院(下稱被告八雲町醫院)就診,在約6年8個月的期間(2007年3月~2013年11月)接受了34次口服避孕藥處方,以治療子宮肌瘤或子宮腺肌症。
失智症患者於長照機構誤嚥致死之注意義務(寰宇醫事裁判)
本案係由死者A的繼承人(原告X1、X2)對介護老人福祉設施的營運者(被告Y)所提起的損害賠償訴訟。A於機構中因進食不慎誤嚥致死,家屬質疑機構未依醫師指示提供正確質地的米飯,未善盡於進食過程全程協助或持續監視的注意義務,緊
醫事法書訊
感動的力量──感動服務理論與實務(第二版)(電子版)
本書分為七篇,分別為:感動之基本概念、激發感動的基本特質、感動服務之品牌、內涵與策略、公職體系之感動服務、助人專業之感動服務、企業體系之感動服務及強化感動教育。
執業習慣的力量──驅動護理專業之效能 (電子版)
本書分為四篇,內容涵蓋習慣的本質與特性、習慣領域的應用、複利效應原理及建構職場韌性,進而探討培養臨床護理師與高效能領導管理者的執業習慣,落實「習慣與韌性教育」的實踐策略,強化有效習慣與戒除無效習慣。
學協會訊息
第30次臺北醫法論壇(XXIX):醫療法律實務與智慧健康照顧新趨勢
主辦單位:臺北榮民總醫院、臺北榮民總醫院職業醫學及臨床毒物部、財團法人人工智慧法律國際研究基金會、實踐大學法律學系
大流行病協定與健康人權講座
主辦單位:財團法人台灣醫界聯盟基金會 合辦單位: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元照出版、台灣公共衛生學會、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陽明交通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政治大學創新國際學院、社團法人台灣醫學生聯合會、社團法人臺灣公衛學生
熱門文章
醫事新知
異位性皮膚炎患者新福音 針劑藥物納入健保
醫事綜探
減肥藥特殊成分確認致癌 台灣食藥署取消藥證
醫法品評
醫師人員面對醫療糾紛的心態反應與其後遺症
全球裁判案例
慢性眩暈症患者因鎮定劑產生戒斷症狀-認定醫師投藥前未盡說明義務有責任
閱讀判決
臺灣高等法院103年度醫上更(一字)字第1號民事判決評析
醫事法書訊
醫療訴訟の重點──從注目判例學習的醫療糾紛迴避術2
學協會訊息
藥害救濟基金會
台灣醫事法律學會
政治大學生醫倫理與醫事法律研究中心
東吳大學醫事法律研究中心
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