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俸鋼內容簡介
主講人
王俸鋼│彰化基督教醫院司法精神醫學中心主任 
【講座介紹】從臨床精神醫學發展歷史沿革,看英美法學系統中對於責任能力看法的變動,及相應精神醫學因此而生的技術改變。現行精神鑑定所採行的學理及實務方法的介紹。從鑑定人本身所需的資格能力,到外在客觀環境的需求及限制,並兼論台灣目前面臨的狀況與困境。詐病為例,說明鑑定實務面對不同疾病時所採用的方式,並兼論精神鑑定本質與醫療本業的差異及衝突點。介紹未來可能的鑑定技術改變及發展方向。 【講 綱】 PART(1_4) - 02:00 司法精神醫學英美歷史大事記
- 07:38 中國歷代關於司法精神醫學之概念
- 09:31 Edward Oxford vs. Queen Victoria case
- 14:03 M’Naughten Case
- 21:28 The Basis of Forensic Psychiatry:The Development of Clinical Psychiatry
- 25:26 科學的心理學史
- 28:30 人類心智真正的運作模式為何?
PART(2_4) - 09:54 神經心理測驗的結果
- 16:32 原因自由行為的爭議
- 27:12 醫學統計在鑑定上的問題
- 32:19 妄想與暴力的相關研究
- 37:48 鑑定人的義務
- 39:13 精神鑑定基礎原理
- 39:58 什麼是好的精神鑑定?
PART(3_4) - 00:03 專家證人的責任
- 01:17 與當事人關係的比較
- 04:24 專家鑑定一般原則-Frye Criteria與Daubert Criteria說明
- 08:49 Data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 13:19 Compensation Neurosis
- 17:30 Malingering(詐病)
- 22:57 臨床診斷方法
PART(4_4) - 00:03 對精神醫學的未來展望
- 10:41 台灣司法精神鑑定的未來
醫療刑事判決實證研究醫糾訴訟風險之減壓與財務承擔尋找病人意願的地圖-從台灣法規與醫療實務運作談起新時代的告知說明與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