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簡介】
1、 詳細說明與民事訴訟法有關之實務運作制度現況(大法庭制度),並以歷次重要修法結合講解民事訴訟法中不同之程序(通常、簡易、小額、調解與保全程序等)與審級架構,建立起完整體系。
2、 在各種理論中帶出重要實務見解,以板書繪製輔助案例關係圖,學習者能從老師的舉例中身歷其境,穩定基礎。
3、 深度講解各章節,大量舉例講述該章節重點之爭議,詳細介紹各條文,同學可以快速抓到爭點。
課 程 簡 介 | |
講 次 | 簡 介 |
緒論(一) | 2.實務見解-判例制度廢除後之改革、大法庭制度運作、大法庭裁判功能 3.民事訴訟法立法起源與歷次重要修法 4.程序制度講解、審級架構-各程序差異(舉例:簡易事件各款)及審級門檻條件 |
緒論(二) | 2. 程序制度講解、審級架構-各程序差異及審級門檻條件 3. 法院組織法重點概述-總則、最高法院(大法庭、判例)、年度事務分配、訴訟指揮、評議 |
程序基礎論(一) | 2. 民事訴訟之訴訟觀-自由的訴訟觀、社會的訴訟觀 3. 民事訴訟之基本原則-憲法:聽審請求權、法定法官請求權(原則)、(武器)平等原則、公正程序請求權、事實審判請求權 |
程序基礎論(二) | (1) 憲法(訴訟權意涵) (2)訴訟法:處分權主義-開始、審理範圍、終結;辯論主義-內涵(事實、證據、自認)、緩和(闡明義務加重、真實完全陳述)、我國特色(民訴§288、§199-1) (3)法院組織法(公開審判請求權原則):言詞主義、直接主義、公開主義 |
程序主體論(一) | 2. 法院-管轄: (1) 土地管轄(普通審判籍、特別審判籍); (2) 【特別管轄】條文各項舉例; (3) 專屬管轄效力 |
程序主體論(二) | (1) 專屬管轄各審級違反效果; (2) 管轄競合之處理 (3) 管轄調查-【65台抗162例】觀念講解 2. 法院-迴避: (1) 目的-釋字761解釋理由 (2) 類型-自行迴避、聲請迴避、行政迴避 (3) 程序 (4) 效力 |
程序主體論(三) | 2. 當事人能力與權利能力之概念銜接 3. 法定當事人能力: (1) 民訴§40:權利能力、胎兒、非法人團體、中央/地方社團 (2) 公寓§38-管委會 4. 深度舉例:【非法人團體-祭祀公業】 |
程序主體論(四) | 2. 擴張之當事人能力:分公司、公立學校/國營事業、軍隊 3. 深度舉例:【分公司】(兼簡論訴之變更) 4. 訴訟能力(行為能力) 5. 當事人適格-一般性原則: (1) 給付之訴 (2) 確認之訴 (3) 形成之訴 6. 當事人適格-「訴訟擔當」:【法定訴訟擔當】 (1) 管理人型/職務型 (2) 讓與型 (3) 代位訴訟? |
程序主體論(五) | (1) 代位訴訟-【最高法院67年度第11次民事庭會議決議】、【99台抗360裁定】、【95台抗494裁定】講解 2. 訴訟能力(訴訟法之代理) (1) 法定代理人 (2) 準法定代理人 (3) 特別代理人 3. 訴訟代理:立法主義-論律師程序上必注意之條文 |
程序主體論(六) | (1) 授權方式與範圍:與「送達代收」之區別 (2) 特別代理權-特別委任 (3) 行為不一處理方式 (4) 權限終了-論「收受判決」問題 2. 複數當事人 (1) 選定當事人(簡化當事人) 【實務爭點】訴之聲明-總額說或個別給付說?(90年15決) (2) 特殊形態-團體訴訟(§44-1~§44-4) (3) 共同訴訟類型介紹 A. 固有必要共同訴訟(§56、§56-1) B. 非固有必要共同訴訟(類似必要共同訴訟)(§56) C. 普通共同訴訟(§55) D. 特別固有必要共同訴訟:主參加訴訟(§54) |
程序主體論(七) | (1) 共同訴訟 A. 「主參加訴訟」類型(權利主張型、權利詐害型)、效力及如何審理 B. 共同訴訟各類型效力(§55~§56講解) C. 「事實上無法得同意」公式及民訴§56-1實際應用狀況講解 (2) 共同訴訟型態爭議事件分析 A. 【連帶債務】-類似必要或普通共同訴訟?(兼論民法§275及§280) B. 【確認他人法律關係】-類似必要或固有必要訴訟?(82年2決、93台上117判決及95台上1295判決) C. 【公同共有債權】-類似必要或固有必要訴訟?(兼論借名登記事件、民法§831及104年3決) (3) 訴訟參加:簡述民訴§58、§65、§67-1及其適用效力 |
程序主體論(八) | (1) 訴訟參加(§58)-「法律上利害關係第三人」範圍? (兼論「既判力」) A. 判決效力直接所及、擴張範圍與「繼受人」內涵(§401、61台再186判例) B. 反射效-舉例:民法§188、保證債務 C. 第三人對訴訟標的有權利-【權利追奪型】、【權利設定型】 (2) 參加效(§63):參加人非當事人、「參加效力相對性」原則、既判力與參加效之比較 (3) 【主觀預備合併】 |
程序客體論(一) | (1) 訴訟專屬範圍(更行起訴)§253 (2) 訴之合併追加§248、§255 (3) 既判力範圍§400 (4) 訴訟標的價額§77-1Ⅱ 【理論爭執】 (1) 舊實體法說 (2) 新實體法說 (3) 訴訟法說-一分肢說、二分肢說 (4) 相對說 【民訴§199-1功用】 2. 複數客體 (1) 訴之客觀合併 【類型】 A. 單純合併 B. 預備合併-不真正預備合併?(論各情形上訴效力、移審效、附隨一體性之評析) |
程序客體論(二) | (1) 訴之客觀合併 【類型】(續) C. 重疊(競合)合併 D. 選擇合併 (2) 訴之變更追加(§255) A. §255Ⅰ但書各款 B. 「請求之基礎事實同一」內涵解析 C. 評析【91台上896判決、92台上2815判決】之妥適性 (3) 二審之訴之變更追加(§446) A. 二審訴之變更追加-條文漏洞 B. 論「二審得否追加當事人」之爭議?【106年13決】評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