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宗倫張熙懷郭大維胡韶雯

《裁判時報》第87期 精彩內容



圖示說明:文章影音


學術倫理事件中程序基本權的保障──評最高行政法院107年度判字第131號行政判決|許育典
 
基於確定判決所為的給付,可依不當得利請求返還?——評臺灣臺中地方法院107年度豐簡字第13號民事簡易判決|葉啟洲
由專利侵害案件重新省思損害的概念──以智慧財產法院106年度民專訴字第44號民事判決為例|葉新民
 
房屋漏水與居住安寧之人格利益──臺灣高等法院107年度上易字第1067號民事判決|徐婉寧、仲琦
 
與股東約定的「持有股份之表決權」分離──簡評最高法院106年度台上字第2329號民事判決|廖大穎
不被要求冤罪意識的檢察官──評司法院職務法庭107年度懲字第2號公懲判決|李佳玟
自白與補強證據之證明力成反比?──評最高法院107年度台上字第4321號刑事判決|蘇凱平

沒收新制施行後的實務觀察與評釋(上)|林鈺雄等

中國大陸跨境電信網路詐騙的現狀及主要法律問題|時延安、敖 博

競業限制協議法律效力認定司法數據報告|吉大

被害人求償權未獲彌補,不生「利得沒收封鎖」(108台上562判決)|林鈺雄、王士帆
 

專利侵權者所得利益與損害賠償計算新視野—以智財法院104民專訴字第50號為中心|沈宗倫
 
專家證人之交互詰問與攻防|張熙懷
 
內線交易及操縱股價|郭大維、胡韶雯
 

完整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