睽違9年,加拿大科學家重獲言論自由

文章發表:2016/08/22

郭玟婷、黃浥暐

壹、議題概要*

在過去加拿大Harper總理9年執政期間,期望能刺激經濟發展而執行許多計畫如石油開採,甚至為了加速達成成果而對於環境評估限制開始放寬。當記者嘗試訪問科學家這些政策對環境氣候是否造成影響時,卻意外地遭受許多官方阻撓。

在2006年前加拿大媒體能夠自由訪談科學家進行報導,但在Harper總理任內媒體卻需要經過繁雜手續,取得許可後才能拿到制式官方說明文件,而且也不能直接採訪受僱於政府部門的聯邦政府科學家。於是這些科學家不能隨意對外談論自己的研究成果,尤其是關於氣候改變、生態保護、遺傳基因學、臭氧層或毒物研究等,許多相關研究者們被監視甚至驅趕。

這樣的科學冰河期終於要因為新任總理上任而開始解除,但是解禁速度及範圍不如大眾想像的多,而過去長時間禁止學術研究交流造成哪些影響也是未知數。

貳、討論與分析

憲法保障在不影響社會秩序公共利益下,人民應有言論自由。除了專制體系國家,不論加拿大前政府首長的立意為何,阻斷科學家言論表達及研究發表的管道都非常不智,甚至還危害到人身自由:所有媒體採訪須取得官方許可證,派員隨身跟監研究者是否有無違規發言。

明明是奉公守法,想貢獻研究結果未國家在世界爭取一席之地的科學家遭受如此待遇,大多都意志消沉或是辭去職務。而且科學是需要平臺公開發表、討論後才能相互切磋彼此激進,禁止科學家對外發表等同於自廢武功。研究結果若為負向,政府機關能當成警訊小心處理;結果若為正向,政策執行不只造福現世也庇蔭未來子孫。

對於加拿大這樣一個非專制政治的國家,科學家的噤聲政策1著實有點匪夷所思,人類社會的因果關係原本就錯綜複雜互相制衡,如果因為利益開發與環境保護無法共存,而單純選擇利益開發後無限制破壞環境,科學家的發聲可能會引起社會輿論,將引起輿論者拔除後就能粉飾太平地執行政策,苦果一樣是人類必須承擔,更遑論噤聲政策對於科學領域的阻斷影響,是否導致其國內科技發展腳步趨於落後。

國家在政策執行上有強制執行之必要時,侵害人民人身自由權不為違憲。以加拿大前內閣政府的例子來看,是否有必要強行限制言論自由,尚待新內閣進行政策了解與資訊揭露後才能給予評定。

參、延伸閱讀

  1. 許家源,當記者遇上警察——論集會遊行之新聞取材界限,月旦法學雜誌,251期,2016年4月,129-141頁。
  2. 李建良,永續環境與有限政府——永續發展的民主課題,月旦法學雜誌,250期,2016年3月,62-85頁。
  3. 陳仲嶙,生物資料庫生物檢體與個人資料的國際傳輸——對我國法制之分析與建議,醫事法學,22卷2期,2015年12月,99-117頁。
  4. 四、林良榮,忠誠義務、言論自由與公益揭弊,熟輕熟重?/台高院100重勞上14民事判決評釋(中環公司解僱案),臺灣法學雜誌,268期,2015年3月,131-136頁。
  5. 五、劉靜怡,政府補助的限制:言論自由下的違憲條件,臺灣法學雜誌,231期,2013年9月,155-160頁。

註釋

  • Lesley Evans Ogden, Nine Years of Censorship, Canadian Scientists are Now Allowed to Speak Out about Their Work — and the Government Policy That Had Restricted Communications, NATURE, 03/05/2016, http://www.nature.com/news/nine-years-of-censorship-1.19842 返回內文
  1. 噤聲9年後,加國新總理為科學家鬆綁,端傳媒,https://theinitium. com/article/20151110-dailynews-canada-scientists/ 返回內文


月旦系列雜誌

月旦知識庫

月旦品評家



數位整合服務
產品服務
讀者服務專線:+886-2-23756688   傳真:+886-2-23318496   地址:臺北市館前路28號7樓

Copyright © 元照出版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轉貼節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