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註冊
登入
電子期刊
月旦醫事法網
月旦醫事法網
醫法新知
醫事新知
醫事綜探
醫法品評
學協會新訊
法規命令動態
醫法判解
醫法裁判
判決快遞
全球裁判案例
閱讀判決
影音直播
研討會
專題企劃
免費/試聽
會員專屬影音
圖書/雜誌
雜誌
醫事法書訊
論著
教學資源
博碩士論文
培訓
證照
公職
升學
繼續教育
電子期刊
註冊
登入
月旦醫事法粉絲團
Home
醫法新知
A+
A-
醫事新知
衝突管理理念在醫療機構的運用(實務講座)
衝突無所不在,也是必然發生的現象。從管理觀點來看,與其說是現象,毋寧說是「事件」更為貼切。衝突的範圍雖大,其實並非難以想像,從隱藏在自身內心的個人自己或與他人的衝突,至外顯的個人相互間、組織團體間、組織與組織間、社會團體
隔離簡史:沉默年代的無聲黑白(醫學人文品評)
遠離災難是人類的本能。西元前430年夏天,入侵阿提卡(Attiki)地區的伯羅奔尼薩斯人,如入無人之境,逼近目標雅典城,但他們在沿途奇怪地發現,很多雅典人一邊驚慌失措地逃離城邦,一邊不斷在路邊埋葬死者。
醫事綜探
生命權或自由權,拜登的疫苗接種政策受挑戰
2021年9月9日,拜登以聯邦工作人員的健康和安全及與他們互動的公眾成員的健康和安全為由,以行政命令要求所有聯邦僱員接種 COVID-19 疫苗 ,而後又在同年的11月4日,勞工部職業安全與健康管理局(Occupatio
世衛發出警訊 發現高傳染力COVID19病毒株
2021年11月26日,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以下簡稱WHO)發出新聞稿,公告11月24日由南非回報之首例B.1.1.529 (COVID 19病毒株學名)正式命名為「Omi
醫法品評
淺析醫務人員的避險保護
2018年3月23日,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李医生深夜出诊在急救现场询问患者病情,之后让其签字时,两次被自称是病人“家属”的酒后男子殴打。在男子对其殴打过程中,他不仅没有还手,仍坚持查看患者,并劝其进院就诊。
《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有關疾控機構的內容
去年底疫情应对以来,如何重新设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作用机制,成为热门话题。那么,《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中有关疾控机构的内容情况如何?我们就再做一个梳理。
全球裁判案例
罕病孕婦因藥物副作用猝死判賠(寰宇醫事裁判)
罹患罕見疾病「陣發性夜間血紅素尿症」(ParoxysmalNocturnal Hemoglobinuria, PNH)的原告A於京都大學附屬醫院就診及生產,產後因腦膜炎感染併發敗血症死亡。原告B、C為A之夫以及長男,以被
2021年日本最高法院石綿集體訴訟案(寰宇醫事裁判)
自2008年起日本各地陸續提起因吸入建材中石綿導致罹患肺病之集體訴訟,最高法院於2021年5月17日針對提訴日為2017∼2018年間的神奈川、東京、京都、大阪四案作出統一性的判決,裁定國家及部分建材製造商應負損害賠償責
醫事法書訊
COVID-19的法治挑戰(二)
簡介 自2019年底爆發之COVID-19疫情,帶來許多法律與政策爭議。在防疫措施上,利用電子設備監控居家隔離者、實施簡訊實聯制與健保卡之目的外使用,如何在緊急狀態下取得公共衛生與個人權益間的平衡
COVID-19的法治挑戰(一)
簡介 自2019年底爆發之COVID-19疫情,帶來許多法律與政策爭議。在防疫措施上,利用電子設備監控居家隔離者、實施簡訊實聯制與健保卡之目的外使用,如何在緊急狀態下取得公共衛生與個人權益間的平衡
學協會訊息
立法院三讀通過「醫療事故預防及爭議處理法」營造醫病和諧關係
立法院於昨(30)日三讀通過「醫療事故預防及爭議處理法」(以下簡稱醫預法),衛福部表示,為解決長期以來,醫療爭議訴訟衍生之醫病關係對立、高風險科別人才流失及防禦醫療等問題,前行政院衛生署於民國89年即提出「醫療糾紛處理法
「2022衛生法律與政策年度研討會」徵稿
本次研討會以「後疫情時代的公衛法律與政策挑戰」為主題,徵求包括主題論文和一般公衛法論文(詳如徵稿海報),期能集思廣義,貢獻於我國法制與政策之健全,歡迎個人賜稿或組成共同場次發表。
熱門文章
醫事新知
植物人可能甦醒嗎?新的技術可區分有機會甦醒的腦意識狀態
醫事綜探
2017版《日內瓦宣言》的修訂及其意義分析
醫法品評
憑權利和約定贏得尊嚴
全球裁判案例
接受牙醫之牙根尖囊腫手術後死亡,因病歷記載不實判院方有過失
閱讀判決
臺灣高等法院104年度醫上訴字第4號刑事判決評析
醫事法書訊
醫病溝通技巧70案例(附專家講評)
學協會訊息
第三屆高雄醫法論壇
藥害救濟基金會
台灣醫事法律學會
東吳大學醫事法律研究中心
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