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世界愛滋日 集結讓改變成真
文章發表:2020/02/03
郭玟婷
每年的12月1日是世界愛滋日(World AIDS Day),由世界衛生組織公布該年度的愛滋預防公共衛生目標。愛滋治療在科學家努力下,已經有慢性病化的趨勢:只要按時服藥回診,穩定控制血中病毒數量,愛滋病患生活、工作其實和常人無異。沾染過愛滋病患體液或血液的用具,依照病毒特性,只要適度曝露並乾燥,病毒就會死亡失去傳染力。
愛滋的感染途徑是透過血液或體液(精液、陰道分泌物與母乳)傳染,所以複雜且不安全的性行為或輸血、共用針具與母子垂直傳染,才有感染愛滋的可能。但是在錯誤的舊觀念與有心人士的操作下,愛滋病被過度渲染為可怕的黑死病,即使時至今日,愛滋病患依然承受著大眾鄙視的目光,同性戀性行為導致感染愛滋的汙名化標籤揮之不去。甚至只要被發現感染愛滋,病患就可能會失去工作、住所和所有的人際關係。因為害怕失去一切,愛滋病患通常會選擇隱匿病情,如此一來只會持續惡化醫療風險或家人在不明狀況下被感染。
2019年的世界愛滋日口號COMMUNITIES MAKE THE DIFFERENCE,中文譯為集結讓改變成真,恰恰反映了愛滋病患遭遇的社會非難。世界衛生組織期待能動員最小單位為社區,集結愛滋感染的高風險群,教育並倡導愛滋傳染方式與應對措施,愛滋病患不應該躲在社會背光處,執政者應該領頭倡議愛滋病患應得的人權,台灣在2019年成為亞洲第一個同性婚姻合法的國家,國內相關衛生機也投注大量經費在購買公費藥物及愛滋免費匿名篩檢,但唯有積極地從底層活動起來,才有可能讓社會大眾對愛滋病患的偏見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