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冠肺炎疫苗接種須知
文章發表:2021/05/12
郭玟婷
保障民眾安全,免於新冠肺炎恐懼,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以下簡稱疾管署)於2021年2月制定COVID-19疫苗接種計畫,規劃引進3種廠牌新冠肺炎疫苗予國人施打。
3種新冠肺炎疫苗簡介分別如下:

目前開始施打之新冠肺炎疫苗廠牌為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簡稱AZ),疾管署選定10大類族群為優先施打名單,分別為:
1.具執業登記醫事人員及醫療院所非醫事人員
2.中央及地方政府防疫人員(含港埠CIQS人員):含國際航空、船運
3.高接觸風險工作者
4.因特殊情形必要出國者
5.維持社會運作之必要人員
6.維持機構及社福照護系統運作之人員及其受照顧者
7.維持國家安全正常運作之必要人員
8.65 歲以上長者
9.可能增加感染及疾病嚴重風險之疾病風險族群
10.50-64歲成人

自2021年3月22日國內開始施打以來,即由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以下簡稱疾管署)統計接種人數及統計疫苗不良反應人數,若有施打疫苗後產生不良反應者,可經由疫苗不良事件通報系統(VAERS)進行線上通報。
依據2021年4月26日疾管署公布之COVID-19疫苗不良事件通報摘要報告:截至4月21日,國內已接種36,718劑,接獲疫苗不良事件通報218件,平均每千劑注射通報數約5.9。
218件通報事件大多屬於「非嚴重不良事件」(199件,91%),主要通報症狀為發燒、發寒、頭痛、肌肉痛、接種部位紅腫痛、疲倦、關節痛、嘔吐等。
另有19 件(9%)屬於「嚴重不良事件」,嚴重不良反應意指死亡、危及生命、造成永久性殘疾、胎嬰兒先天性畸形、導致病人住院或延長病人住院時間或其他可能導致永久性傷害需做處置者。但19件通報案件中並無死亡及危及生命。
但值得注意的是,上述通報案件包含疑似過敏性反應(anaphylaxis) 3件、疑似心律不整(arrhythmia) 2件、疑似血管炎1件、疑似顏面神經麻痺1件,皆為接種疫苗後曾被零星報告過的不良事件。疾管署也表示,綜論以上通報案件,AZ新冠肺炎疫苗尚未觀察到需採取相關措施之安全疑慮,未來仍持續進行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