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2017/09/27
患儿林某,一个月零三天,因发热急诊到某二级医院就诊,接诊医生为医联体合作单位某三级医院儿科医生,经查体并结合血化验结果,诊断“上感”,嘱患儿回家服药、观察,病情变化随时来诊。8小时后,患儿再次来诊,因病情较重,收入儿科监
2017/09/18
患者吴某因情感问题遭受重大精神刺激到某三级医院心理门诊就诊,接诊医生诊断精神分裂症,建议患者到医疗联合体医院(以下简称医联体)住院治疗。患者到该院次日即跳楼身亡。死者家属到第一次接诊的三级医院要求赔偿,理由为
2017/09/15
首诊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接诊后,在最大限度保护病人的生命健康的同时,对需要转院转诊的患者,除承担法定的转诊义务外,还要严格遵守转诊程序。按照相应的法律
2017/09/05
20世纪也被称为“道歉的世纪”,“公共道歉”最初出现在政治或政府行为领域。当时,一些国家、政府或者公共团体对于曾经的历史错误,会以“公共道歉”方式来表达
2017/07/14
作者希望透過研討會與工作坊課程之實際案例演練與角色扮演,瞭解如何加強傾聽?如何進行醫療行為分析與整理爭點?如何關懷病家與員工?如何加強醫療勞動安全?如何促進溝通調解?
2017/07/14
醫療糾紛去法院化與快速審結之新思維,將有效減輕病、法、醫三方之訟累,必成為未來之趨勢,而台中地方法院於2012年9月推動雙調委調解、專家諮詢、與鑑定試辦制度,開啟了醫療糾紛訴訟改革之契機。本書除介紹
2017/07/14
本書以重建醫病信賴關係為中心,研議解決醫療訴訟延滯問題。並重在提升司法官辦理醫療訴訟時之爭點整理及鑑定提問能力,確有助於減少醫療訴訟延滯現象,並提高醫療訴訟裁判品質,足供醫界、法界處理醫療糾紛時借鏡
2017/07/12
醫療糾紛的發生通常都有跡可循,最常見的就是溝通不良所引起。糾紛發生並非雙方所願,唯有面對,誠心虛心解決才是上策。本書即在提供醫療糾紛解決之道,讓醫師不必如驚弓之鳥,遑遑不可終日,也讓醫病雙方都明白可
2017/07/12
醫療糾紛中到底該不該道歉,是實務上甚為棘手的問題。本文主要藉由美國道歉法之介紹,探討道歉在醫療糾紛中之角色,以提供台灣醫療爭議處理制度比較法上之參考。  線上購買 主編:陳
2017/07/07
自健保制度開辦二十餘年以來,隨著病人自主意識覺醒與醫事人員權益保障的落實,「醫」與「法」此二主題逐漸加深對廣度與深度跨域對話的需求。作者在此背景下,多年深耕於醫事法律相關教育與服務場域,針對學生學習


月旦品評家

月旦品評家



數位整合服務
產品服務
讀者服務專線:+886-2-23756688   傳真:+886-2-23318496   地址:臺北市館前路28號7樓

Copyright © 元照出版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轉貼節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