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旦會計財稅網

稅法歷期

綠能轉型關鍵時刻──臺灣的下一步

臺灣的再生能源發展雖於近年來取得顯著進展,但仍面臨諸多挑戰與限制。根據台電公司(2024)統計,截至2023年底,臺灣的再生能源裝置容量已達17,956千瓩,其中太陽光電占最大比例,約為12,418千瓩,而風力發電達2,678千瓩,水力發電則維持在2,104千瓩。

遺產稅中投資項目之案例研析

隨著時代的更迭及科技的發展,一般民眾投資股票的便利性大幅上升,很多被繼承人的遺產或多或少都有投資項目,由於金融商品推陳出新,因此遺產相關議題的討論有其重要性存在。本文旨在整理遺產稅中實務上常見的投資項目案例,期望能藉由本文之整理,使遺產稅申報工作更為順利。

AI系統涉及稅務的數個影響面向──探討稅務身分、稅務管理與市場導向的稅制改革

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系統逐漸滲透至經濟與生活的方方面面,稅務各層面也將受到大幅度衝擊,本文從稅務身分、稅務管理與稅制該如何面對AI系統衝擊勞動市場等三個面向切入,進行概要性的論述。

商法歷期

臺商赴中國大陸隱名投資之法律風險與防範──以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及風險防範之道為中心

中國大陸在2021年1月1日正式施行《民法典》,最高人民法院在2020年12月29日《民法典》施行前,完成了對591件司法解釋及相關規範性檔的清理修正工作。

虛擬貨幣與違法吸金──近期判決實務整理

過去數年來,隨著虛擬貨幣在商業上接受度提高,以及區塊鏈所表彰的去中心化金融(DeFi)概念逐漸被更多人所接受,許多投資人將目光轉向加密貨幣作為對抗傳統金融市場不確定性的手段,在各項因素的共同推動下,虛擬貨幣經歷了非常快速的增長和波動。

經濟歷期

臺灣廠商遵守美國出口管制條例之合規建議──以受管制客體為中心

自從中美貿易戰後,中國與美國之間的爭端從進出口貿易衍生至高科技軟體及技術的競爭,特別是作為軍民兩用產品的半導體、相關設備及零組件備受關注。臺灣廠商作為全球首要的電子零件製造及貿易商擁有在供應鏈中舉足輕重的地位,而受到美國的高度重視。

外國企業來臺投資半導體產業補助之法令介紹與評析

臺灣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已是世界有目共睹。在電動車、智慧型手機、人工智慧等技術高速發展的近年,臺灣半導體產業各項優勢,例如產業群聚優勢、產業鏈之完備以及研發人力的充足等,均對外國企業產生高度投資吸引力。

法律歷期

氣候變遷因應法修法後所帶來的治理改變與分析

臺灣處在全球氣候變遷影響的第一線,2020年開始,關心氣候緊急狀態的公民團體(如環境權保障基金會、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地球公民基金會、台灣環境規劃協會、台灣青年氣候聯盟、環境正義基金會)為因應全球的氣候變遷與氣候政策趨勢,開啟修正於2015年通過的「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下稱溫管法)討論,共同提出「氣候變遷行動法」修法草案,並在2020年底共同召開記者會,同一時間環保署提出溫管法修法草案。

論建物虛坪之登記問題

內政部近期宣布推動改革現行的不動產登記虛坪制度,期望降低建物公設比、防止公設面積灌水、讓交易單價資訊更為透明化,進而抑制已經回不去的高房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