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利審查基準及實務(下)──發明( II )、設計、新型、舉發篇
作者:張仁平
出版社:元照出版公司
出版日:2021/02
內容
本書分為上下兩冊,包括程序、發明、設計、新型及舉發等五篇,其中彙整案例超過150則,考題超過800題。下冊包括「發明專利實體審查篇」第五至第十一章、「設計專利實體審查篇」、「新型專利審查篇」及「舉發審查篇」等,內容充實深入,完整詮釋專利審查基準及實務。
本書適用對象廣泛,舉凡專利審查人員審案及訓練參考、從業者(專利師、專利代理人、專利工程師、智權及法務人員)申請專利之實務及研究參考、有志從事專利工作者之入門及應試(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高考專利師考試、智慧財產人員能力認證考試)參考、大專院校專利系所課程教材等,皆可各取所需。
目錄
第二篇 發明專利實體審查
第五章 優先權
一、國際優先權/1
(一)相關法規/2
(二)審查基準/23
1.基本概念/23
2.國際優先權之態樣/24
3.國際優先權之效果/24
4.實體要件/25
5.優先權與喪失新穎性、進步性之例外(優惠期)/27
6.注意事項/28
(三)案 例/29
(四)問 題/32
二、國內優先權/38
(一)相關法規/38
(二)審查基準/44
1.基本概念/44
2.國內優先權之態樣/44
3.國內優先權之效果/46
4.實體要件/46
5.優惠期與國內優先權之期間可以累加/47
6.注意事項/48
(三)案 例/48
(四)問 題/51
第六章 修 正
(一)相關法規/57
(二)審查基準/77
1.修正之時機/77
2.超出範圍之判斷/77
3.允許之修正/79
4.不允許之修正/83
5.最後通知後之修正/84
6.特殊態樣之修正/85
7.注意事項/92
(三)案 例/92
(四)問 題/115
第七章 審查意見通知與審定
(一)相關法規/122
(二)審查基準/126
1.審查流程與審查意見通知/126
2.申復或修正後之結果/128
3.最後通知/128
4.最後通知後之修正限制/131
5.最後通知後之審查/134
6.分割案與最後通知/135
7.再審查與最後通知/136
8.審 定/138
(三)案 例/139
(四)問 題/155
第八章 以外文本提出申請案之審查
(一)相關法規/163
(二)審查基準/171
1.名詞定義/171
2.中文本與外文本之比對/173
3.誤譯訂正之申請/175
4.誤譯訂正之審查/176
5.不同審查階段所為誤譯之訂正/178
6.誤譯訂正與一般修正之合併處理/179
7.更正階段申請誤譯訂正之審查/181
8.以簡體中文本取得申請日之申請案可否申請誤譯訂正?/181
9.中文本漏譯部分可否依據施行細則第24條予以補正?/182
(三)案 例/183
(四)問 題/187
第九章 更 正
(一)相關法規/192
(二)審查基準/204
1.更正之時機/204
2.更正之實體要件/207
3.誤記之訂正與實質擴大或變更申請專利範圍/211
4.誤譯之訂正與實質擴大或變更申請專利範圍/211
5.「最後通知後之修正限制」與「更正限制」之比較/212
6.更正之效果/214
7.注意事項/214
(三)案 例/217
(四)問 題/238
第十章 分割及改請
一、分割申請/246
(一)相關法規/248
(二)審查基準/257
1.分割申請相關案件之名稱/257
2.核准審定後分割/257
3.分割申請之實體要件/258
4.我國分割申請之實體要件的演變/260
5.分割案之優先權、優惠期及寄存主張/261
6.可否放棄繳費領證,另分割出相同發明之子案?/261
7.原申請案已領證公告後,可否再申請審定後分割?/261
8.核准審定後分割之三個月期限的起算點為何?/262
9.國際分割制度之比較/263
10.注意事項/265
(三)案 例/266
(四)問 題/267
二、改請申請/270
(一)相關法規/271
(二)審查基準/272
1.改請申請之實體要件/272
2.改請案之優先權、優惠期及寄存主張/273
(三)案 例/273
(四)問 題/274
第十一章 專利權期間延長
(一)相關法規/280
(二)審查基準/312
1.相關法規/312
2.延長專利權期間之申請/313
3.申請延長專利權期間之公告/313
4.延長專利權期間之審查/313
5.延長專利權期間之審定/323
6.延長專利權期間之效果/323
7.延長專利權期間之範圍/324
(三)案 例/325
(四)問 題/326
第三篇 設計專利實體審查
第一章 說明書及圖式
(一)相關法規/333
(二)審查基準/336
1.說明書及圖式之揭露原則/336
2.說明書/337
3.圖 式/341
4.申請專利之設計的解釋/345
(三)問 題/346
第二章 何謂設計
(一)相關法規/350
(二)審查基準/351
1.設計之定義/351
2.法定不予設計專利之標的/356
(三)問 題/357
第三章 專利要件
(一)相關法規/362
(二)審查基準/364
1.產業利用性/364
2.新穎性/366
3.創作性/371
4.喪失新穎性或創作性之例外/375
5.先申請原則/376
(三)問 題/377
第四章 一設計一申請
(一)相關法規/383
(二)審查基準/384
1.一設計一申請之審查/384
2.注意事項/385
(三)問 題/385
第五章 優先權
(一)相關法規/387
(二)審查基準/387
1.實體要件/387
2.優先權之效果/388
3.注意事項/388
(三)案 例/389
(四)問 題/392
第六章 修正、更正及誤譯之訂正
(一)相關法規/396
(二)審查基準/398
1.修 正/398
2.更 正/404
3.誤譯之訂正/405
(三)問 題/405
第七章 分割及改請
(一)相關法規/409
(二)審查基準/410
1.分割申請/410
2.改請申請/413
(三)問 題/414
第八章 部分設計
(一)相關法規/416
(二)審查基準/417
1.部分設計之定義/417
2.說明書及圖式/418
3.專利要件/423
4.一設計一申請/425
(三)問 題/426
第九章 圖像設計
(一)相關法規/430
(二)審查基準/431
1.圖像設計之定義/431
2.說明書及圖式/433
3.專利要件/436
4.一設計一申請/438
(三)問 題/439
第十章 成組設計
(一)相關法規/442
(二)審查基準/443
1.成組設計之定義/443
2.說明書及圖式/444
3.專利要件/446
(三)問 題/447
第十一章 衍生設計
(一)相關法規/449
(二)審查基準/451
1.衍生設計之定義/451
2.說明書及圖式/453
3.專利要件/454
4.衍生設計之效果/454
5.衍生設計專利權之異動登記/454
(三)問 題/454
第四篇 新型專利審查
第一章 新型專利形式審查
(一)相關法規/462
(二)審查基準/465
1.形式審查之目的/465
2.形式審查之意義/466
3.新型專利審查程序/466
4.新型之定義/466
5.形式審查之要件/467
6.違反形式要件之處理/477
7.說明書、申請專利範圍或圖式之修正/477
8.依職權進行修正/480
9.誤譯訂正/480
(三)問 題/480
第二章 新型專利之更正
(一)相關法規/489
(二)審查基準/491
1.更正之時機/491
2.更正之事項/493
3.更正之審查/493
4.更正之效果/493
5.注意事項/493
(三)問 題/494
第三章 新型專利技術報告
(一)相關法規/496
(二)審查基準/501
1.我國新型專利要件之法規的演變/501
2.發明與新型之「定義」及「進步性」法規的差異比較/503
3.「新型專利技術報告」制度之目的/508
4.技術報告之申請人/508
5.技術報告之申請時機/508
6.技術報告申請人委任代理人之委任書/510
7.技術報告之比對事項/510
8.技術報告不比對之事項/511
9.「新型專利技術報告比對」與「發明專利實體審查」之比較/511
10.技術報告之製作步驟/513
11.技術報告之比對原則/517
12.製作技術報告之注意事項/518
13.新型專利技術報告之格式/520
(三)案 例/521
(四)問 題/524
第五篇 舉發審查
第一章 專利權之舉發
(一)相關法規/533
(二)審查基準/557
1.舉發之提起/557
2.舉發審查之處理/562
3.舉發之審查/568
4.舉發之審定/579
5.舉發之行政救濟/584
6.撤銷確定及其效果/585
7.原處分被撤銷後之重為審查/585
8.舉發案與專利侵權訴訟之關係/586
(三)問 題/586
第二章 專利權期間延長之舉發
(一)相關法規/596
(二)審查基準/597
1.法定舉發事由/597
2.舉發聲明/598
3.舉發之審查/599
4.舉發之審定/599
5.舉發撤銷確定及其效果/600
(三)問 題/600
參考文獻/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