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刑事被告的憲法權利
作者:王兆鵬
出版社:元照出版公司
出版日:2004/05
內容
本書論文皆為刑事訴訟的重要議題,如證據排除法則、
緘默權理論、受律師協助的權利、對質詰問權、傳聞法則、
強制取證權、證人指證、刑事舉證責任理論、認罪協商、組
織犯罪之防制等等。我國刑事審判向來重實體而輕程序,實
體的真實發現主義又淹沒程序正義的呼喊,對於上述議題並
不重視。當立法者不同情刑事被告,實務人士又極端保守,
人民所能依賴的只有憲法權利。本書論文皆自被告權利,特
別是憲法權利,闡述刑事訴訟之應然。這幾年我國刑事訴訟
法大幅修正,本書也成為立法或實務的重要參考資料。
緘默權理論、受律師協助的權利、對質詰問權、傳聞法則、
強制取證權、證人指證、刑事舉證責任理論、認罪協商、組
織犯罪之防制等等。我國刑事審判向來重實體而輕程序,實
體的真實發現主義又淹沒程序正義的呼喊,對於上述議題並
不重視。當立法者不同情刑事被告,實務人士又極端保守,
人民所能依賴的只有憲法權利。本書論文皆自被告權利,特
別是憲法權利,闡述刑事訴訟之應然。這幾年我國刑事訴訟
法大幅修正,本書也成為立法或實務的重要參考資料。
目錄
第一章 證據排除法則與電腦資訊錯誤
-論美國Arizona v. Evans案例
壹、導 論/1
貳、Arizona v. Evans案事實/2
參、證據排除法則的法律背景/3
肆、本案的決定與爭執/7
伍、本案評析/16
陸、結 論/28
第二章 審判階段緘默權之理論研究
壹、導 論/31
貳、審判中緘默權的理論/33
參、德國及日本審判中的緘默權/45
肆、行使緘默權可能衍生的問題/47
伍、緘默與論罪、量刑/51
陸、結 論/55
第三章 緘默權的實證研究
壹、導論及目的/58
貳、實證研究之方式/60
參、研究摘要/61
肆、詳細報告/64
伍、結論與建議/99
第四章 受律師協助的權利
壹、導 論/103
貳、他山之石/105
參、我國律師權的理論與實務/108
肆、檢討及建議/119
第五章 對質詰問權與強制取證權
壹、導 論/121
貳、傳聞法則/128
參、對質詰問權/140
肆、強制取證權/181
伍、結 論/196
第六章 證人指證之瑕疵及防制
-美國法制之借鏡
壹、導 論/201
貳、指證錯誤原因 /204
參、以「成列指證」防制指證錯誤/206
肆、美國法防制指證錯誤/209
伍、美國法與指證相關之規定/218
陸、結 論/224
第七章 刑事舉證責任理論
壹、導 論/227
貳、美國法舉證責任的介紹/229
參、我國舉證責任及問題/235
肆、舉證責任的理論/239
伍、阻卻違法、阻卻責任的舉證責任/243
陸、程序法的舉證責任/246
柒、結 論/254
第八章 刑事訴訟的新潮流―與被告協商
壹、導 論/257
貳、美國的協商制度/259
參、德國的協商實務/267
肆、協商的辯論/275
伍、我國的省思/282
陸、結 語/290
第九章 組織犯罪防制條例評析
壹、導 論/294
貳、本條例之特別法效及其問題/298
參、本條例犯罪之定義及檢視/326
肆、參與犯罪組織為繼續犯?/339
伍、結 論/348
第十章 美國對抗犯罪組織之利器
-RICO法之介紹與比較
壹、立法目的/351
貳、要件與行為/352
參、違反正當程序?/359
肆、犯罪樣態/360
伍、特別法效/361
陸、與我國法比較 /363
第十一章 美國刑事訴訟制度簡介
壹、導 論/365
貳、搜索、扣押、逮捕/369
參、警訊與自白/371
肆、律師權/373
伍、第一次出庭(Initial Appearance)/375
陸、預 審(Preliminary Hearing)/376
柒、大陪審團(Grand Jury)/376
捌、正式起訴/377
玖、起訴後出庭聲明(Arraignment)/378
拾、認罪協商/379
拾壹、審前請求(Pretrial Motions) /382
拾貳、陪審團(Jury)/382
拾參、無罪推定及當事人進行主義/383
拾肆、審判程序/385
拾伍、量 刑/387
拾陸、上訴程序/389
拾柒、不利益變更禁止/389
拾捌、重複危險(Double Jeopardy)/390
拾玖、人身保護令(Habeas Corpus)/391
-論美國Arizona v. Evans案例
壹、導 論/1
貳、Arizona v. Evans案事實/2
參、證據排除法則的法律背景/3
肆、本案的決定與爭執/7
伍、本案評析/16
陸、結 論/28
第二章 審判階段緘默權之理論研究
壹、導 論/31
貳、審判中緘默權的理論/33
參、德國及日本審判中的緘默權/45
肆、行使緘默權可能衍生的問題/47
伍、緘默與論罪、量刑/51
陸、結 論/55
第三章 緘默權的實證研究
壹、導論及目的/58
貳、實證研究之方式/60
參、研究摘要/61
肆、詳細報告/64
伍、結論與建議/99
第四章 受律師協助的權利
壹、導 論/103
貳、他山之石/105
參、我國律師權的理論與實務/108
肆、檢討及建議/119
第五章 對質詰問權與強制取證權
壹、導 論/121
貳、傳聞法則/128
參、對質詰問權/140
肆、強制取證權/181
伍、結 論/196
第六章 證人指證之瑕疵及防制
-美國法制之借鏡
壹、導 論/201
貳、指證錯誤原因 /204
參、以「成列指證」防制指證錯誤/206
肆、美國法防制指證錯誤/209
伍、美國法與指證相關之規定/218
陸、結 論/224
第七章 刑事舉證責任理論
壹、導 論/227
貳、美國法舉證責任的介紹/229
參、我國舉證責任及問題/235
肆、舉證責任的理論/239
伍、阻卻違法、阻卻責任的舉證責任/243
陸、程序法的舉證責任/246
柒、結 論/254
第八章 刑事訴訟的新潮流―與被告協商
壹、導 論/257
貳、美國的協商制度/259
參、德國的協商實務/267
肆、協商的辯論/275
伍、我國的省思/282
陸、結 語/290
第九章 組織犯罪防制條例評析
壹、導 論/294
貳、本條例之特別法效及其問題/298
參、本條例犯罪之定義及檢視/326
肆、參與犯罪組織為繼續犯?/339
伍、結 論/348
第十章 美國對抗犯罪組織之利器
-RICO法之介紹與比較
壹、立法目的/351
貳、要件與行為/352
參、違反正當程序?/359
肆、犯罪樣態/360
伍、特別法效/361
陸、與我國法比較 /363
第十一章 美國刑事訴訟制度簡介
壹、導 論/365
貳、搜索、扣押、逮捕/369
參、警訊與自白/371
肆、律師權/373
伍、第一次出庭(Initial Appearance)/375
陸、預 審(Preliminary Hearing)/376
柒、大陪審團(Grand Jury)/376
捌、正式起訴/377
玖、起訴後出庭聲明(Arraignment)/378
拾、認罪協商/379
拾壹、審前請求(Pretrial Motions) /382
拾貳、陪審團(Jury)/382
拾參、無罪推定及當事人進行主義/383
拾肆、審判程序/385
拾伍、量 刑/387
拾陸、上訴程序/389
拾柒、不利益變更禁止/389
拾捌、重複危險(Double Jeopardy)/390
拾玖、人身保護令(Habeas Corpus)/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