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高法院刑事裁判評釋
作者:林鈺雄
出版社:元照出版公司
出版日:2013/12
內容
目錄
◎ 嚴格證明法則之新紀元/1
壹、前言:撥雲見日/2
貳、最高法院之新近裁判:以證人為中心/4
參、相關裁判之綜合評釋/14
肆、結語:超越五八二之後?/37
◎ 自由證明法則之新開展/39
壹、前言/40
貳、自由證明之基礎理論/41
參、最高法院之標竿裁判/49
肆、相關裁判之綜合評釋/58
伍、結語:峰迴路轉/69
◎ 不自證己罪原則之射程距離/71
壹、前言/72
貳、供述要素:非供述證據之不自證己罪/74
參、強制要素:「依法」強制之不自證己罪?/85
肆、刑事要素:非刑事程序之不自證己罪?/91
伍、結語/97
◎ 不自證己罪於非刑事程序之前置效力/99
壹、前言與案例/103
貳、九十六年度台上字第七二三九號判決/105
參、本文之評釋/107
肆、立法論之檢討—代結語/127
◎ 對質詰問的保障內涵/131
壹、前言/133
貳、我國最高法院之相關見解/137
參、歐洲人權法院之裁判巡禮/142
肆、綜合評釋/151
伍、結語/173
◎ 對質詰問例外與傳聞例外之衝突與出路/175
壹、前言/177
貳、本文基本立場:對質詰問觀點的傳聞續造/181
參、最高法院相關裁判:對質詰問之容許例外/192
肆、綜合評釋/198
伍、結語/213
◎ 性侵害案件與對質詰問之限制/215
壹、前言/217
貳、我國立法與實務之鳥瞰/218
參、歐洲人權法院之裁判基準/229
肆、綜合之評釋/240
伍、結語/246
◎ 刑事訴訟法第一五八條之四的平台定性/249
壹、前言/251
貳、刑事訴訟法第一五八條之四及權衡定性說/254
參、權衡定性之質疑:以最高法院裁判為例證/263
肆、平台定性之提出/277
伍、平台定性之後的發展:代結語/286
◎ 緩起訴處分之撤銷問題與瑕疵理論/287
壹、前言/290
貳、實務之見解/291
參、本文之評釋/97
肆、立法之檢討/314
伍、結語/17
◎ 緩起訴期間內發現新事證之再行起訴/319
壹、前言/323
貳、實務之見解/324
參、本文之評釋/329
肆、立法之檢討/346
伍、結語/350
◎ 無影響於判決之程序瑕疵/353
壹、前言/355
貳、程序瑕疵與法律審之救濟體系/358
參、程序瑕疵與因果關聯之認定/368
肆、瑕疵指摘之喪失:逾期、捨棄與失權/376
伍、結語/386
◎ 相對上訴理由之程序瑕疵及其救濟/389
壹、前言/390
貳、實務之見解/393
參、本文之評釋/398
肆、立法論之檢討/416
伍、結語/420
◎ 附錄:THE CASE FLEXIBILITY COMPROMISES STABILITY
OF LAW:ADECADE REVIEW OF TAIWANESE SUPREME
COURT CRIMINAL JUDGMENT./423
I. INTRODUCTION/424
II. PERSPECTIVE OFTHIS PAPER/428
III. REVIEWOF JUDGMENT/431
IV. INFLUENCEAND THEANALYSIS OF STRATEGY/444
V. CONCLUSIONAND PROPOSAL/449
◎ 索引/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