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良
內容簡介
 

 實務上指出,「行為責任」係指因自身行為(包含作為與不作為)肇致危險者,負有排除危險之義務;而「狀態責任」則係以對物之狀態具有事實管領力者,得以負責之觀點,課予排除危險、回復安全之義務。

  然「狀態責任」之具體內涵,學界與實務界常有混淆,本場講座透過公寓大厦管理條例之相關規範,闡釋「狀態責任」之相關內涵,及「不溯及既往原則」探討。


主講人

李建良 │ 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兼所長

【講 綱】

影音內容

PART(1_4)
  • 探討法條一: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8條第1項
  • 06:50一、 法律問題: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8條第1項
  • 11:30二、 規範解釋: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8條第1項
  • 22:05三、 義務解構: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8條第1項

  • PART(2_4)
  • 00:13四、 案例解析: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8條第1項
  • 探討法條二: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9條第2項
  • 10:36一、 法律問題: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9條第2項
  • 13:55二、 規範解釋: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9條第2項
  • 21:03三、 義務解構: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9條第2項
  • 22:24四、 案例解析: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9條第2項

  • PART(3_4)
  • 探討法條三: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16條第2項
  • 04:10一、 法律問題: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16條第2項
  • 06:12二、 規範解釋: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16條第2項
  • 11:16三、 義務解構: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16條第2項
  • 11:46四、 案例解析: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16條第2項
  • 26:33總結

  • PART(4_4)
  • 00:04來賓提問
  • 都市計畫審查程序與都市計畫法暫時權利保護的規範體系與實務發展行政訴訟法之都市計畫審查程序既成道路、特別犧牲、社會義務─土地財產權的理論、實務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