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秉訓徐彪豪吳瑛珠柯格鐘

《裁判時報》第93期 精彩內容



圖示說明:文章影音


憲法意旨在法律中的實踐──釋字第769號解釋評析|吳信華
 
事實認定錯誤之溢繳稅款的返還—最高行政法院107年度判字第340號判決評釋|柯格鐘
遺產管理人之職務與責任─最高法院106年度台上字第2106號民事判決評析|林秀雄
如何認定不當得利人所受利益是否同一?不實「登記名義」與無權處分他人之物「所得價金」乃相同利益?|吳瑾瑜
 
以臺灣民事損害賠償制度及美國實務探討專利法上故意侵權的認定標準──兼評智慧財產法院106年度民專訴字第12號判決|王一旅
搶黃燈與注意義務的認定基準──評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106年度交上易字第192號刑事判決|許恒達
數位證據在刑事訴訟中的性質與應用—簡評最高法院107年度台上字第3724號刑事判決|蘇凱平

臺灣刑法及刑法施行法就撤銷假釋後執行無期徒刑殘刑規定之合憲性問題初探|林家慶、陳思愷
如何「被遺忘」?──歐盟法院2019年9月24日C 136/17及C 507/17兩件Google案對「被遺忘權」的闡釋|蔡孟芩


從律師業務推廣需求討論律師倫理規範(下)|邵瓊慧、陳鋕雄、王惠光、郭榮彥、涂芳田

刑訴第376條上訴第三審限制與初次沒收判決(108台上2730判決)|林鈺雄、王士帆
 


非合理使用之電影評論影片侵權人的刑事責任:從三則智財法院判決談起大數據與被遺忘權論我國金控連結稅制之適用與申報

完整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