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對於民法新典範的思考,工作坊設定了六大基本議題作為中軸線,並從中尋找一些子題,作為討論的基本素材,針對這六項議題,我們預計會合作舉辦六場的研討會或座談會,期冀有識之士真知卓見的響應,其他與議題有關而未列子題中的文章,亦欣然歡迎,文章格式不拘。 
                                我們將會先擇取來稿置放論文區中供讀者閱覽暨開闢討論區供回饋意見,故若作者未特別明示授權限制者,即同意工作坊得為此目的必要之重製、公開傳輸、供下載與列印等行為。如作者有特別的授權限制時,請於來稿中特別註明。最後,我們會洽談各作者,希望可以將討論的成果集結成冊出版專集。 
                                   
                                  | 
                                | 
                             
                            
                                | 
                             
                            | 
                        
                        
                            
                            議 
                            題 
                            1 | 
                          
                            
                              
                                法典化理論:民法典功能與法典繁簡                                   ─以侵權行為法與特別侵權行為法的統合或分立為例                                     | 
                                 
                              
                                ︻  
                                    子  
                                    題  
                                  ︼   | 
                                1、去法典化與再法典化─以歐洲民法學界的討論為中心  
                                  2、從全球化與法資訊學的角度看民法典的未來  
                                  3、民法典與案例思考的衝突與調和  
                                  4、民主體制下的民法典立法─新興民主國家的經驗  
                                  5、債法的體系邏輯性─侵權法與契約法的聯繫問題  
                                  6、中國大陸侵權法立法的模式爭議  
                                  7、侵權法或民事責任法單獨成編的利弊  
                                  8、少一點責任感,多一點安全感─風險社會的一般侵權責任類型  
                                  9、特別侵權規範的再法典化?─以產品責任為例  
                                  10、建立一般危險責任的問題   
                                  11、侵權法的再體系化─法國模式和德國模式的利弊  
                                  12、獨立違法侵權類型的建構   | 
                               
                                                          | 
                          
                        
                           | 
                        
                        
                            
                          議 
題  
2 | 
                          
                            
                              民法的實質化 
─以交易地位不對等的平衡及消費者保護的發展趨勢為例   | 
                             
                            
                              ︻  
                                  子  
                                  題  
                                    ︼   | 
                              1、社會模式變遷下的民法變遷問題─歐洲民事立法的新趨勢  
2、民法上的人─從自然人、法人到消費者、事業?  
3、市場經濟規範理念(競爭自由、集體自治)的民法化  
4、從行為能力到經濟能力  
5、市民法、商人法與消費者法─分立或合一?  
6、契約法的社會連帶? 
   
                                  ─特別交易關係(訪問販賣、遠距銷售等)納入債總的妥當性  
7、契約雙方的合作義務與忠實義務  
8、悔約權的一般化與契約嚴守原則  
9、再訪事實契約與社會典型契約  
10、債法實質化理念的實質內涵─以Canaris對德國民法的分析為中心  
11、概括規定與法官法─民法實質化的方法論問題  
12、一般交易條款的民法控制   | 
                             
                           
                           | 
                        
                        
                           | 
                        
                        
                            
                          議 
題 
3  | 
                          
                            
                              財產法體系原則 ─以物權法定原則的當代意義為例   | 
                             
                            
                              ︻  
                                  子  
                                  題  
                                    ︼   | 
                              1、債/物二分與契約/財產權二分的比較 
2、物權與債權的本質差異 
3、物權與債權的中間類型 
4、物權變動的立法模式─歐洲民法整合的一個關鍵問題 
5、荷蘭民法的登記財物概念 
6、物權法定原則的交易成本分析 
7、物權走向自由後的財產法體系 
8、各國財產登記制度的比較─權利登記與契約登記的利弊分析 
9、物權行為獨立性的理論與實際 
10、財產法通則要規定什麼內容? 
11、動產擔保與浮動抵押的民法典化 
12、信託法制的民法典化   | 
                             
                           
                           | 
                        
                        
                           | 
                        
                        
                           
                            議 
題 
4 | 
                          
                              
                                公私法的接軌 ─以民法中轉介條款的解釋適用為例   | 
                               
                              
                                ︻  
                                        子  
                                    題  
                                      ︼   | 
                                1、從動態規範體系的角度看民法中的轉介條款 
2、契約法中的轉介條款 
3、侵權法中的轉介條款 
4、物權法中的轉介條款 
5、身分法中的轉介條款 
6、人權對民法適用的影響─兩岸民法實務的比較 
7、間接效力理論的檢討─以日本學說為中心 
8、公物法與民事物權法的分界與適用問題 
9、公法契約與民事契約法的分界與適用問題 
10、公私法交錯領域的程序法介面   | 
                               
                             
                             | 
                        
                        
                           | 
                        
                        
                           
議 
題 
5 | 
                          
                            
                              民法典的經濟功能
                                ─以經濟分析作為規則制定適用之思考為例   | 
                             
                            
                              ︻  
                                      子  
                                  題  
                                    ︼   | 
                              1、法律經濟學與民事立法 
2、法律經濟學與民法解釋 
3、交易成本下的不完整契約 
4、侵權行為法的經濟分析 
5、損害賠償法的經濟分析 
6、民法如何避免反公有的悲劇 
7、管制定型化契約的合理界線 
8、相鄰關係法的經濟分析 
9、民法中的道德危險 
10、法律行為基礎理論的經濟分析 
11、善意取得與時效取得的經濟分析 
12、消滅時效與時效取得制度的經濟分析   | 
                             
                           
                           | 
                        
                        
                           | 
                        
                        
                           
議 
題 
6 | 
                          
                            
                              民法典體例的新氣象   | 
                             
                            
                              ︻  
                                      子  
                                  題  
                                    ︼   | 
                              1、民法典分編的基本理論 
2、五編制的優缺點分析 
3、荷蘭與俄羅斯民法典體例的比較 
4、總結民法總則的百年實驗─法律行為何去何從? 
5、身分法是否應脫離民法典? 
6、增訂人格權專編的妥當性 
7、知識產權納入民法典的妥當性 
8、國際私法應否納入民法典─幾種處理模式的利弊分析 
9、民法典時際規範的基本原則 
10、誠信原則仍然是帝王條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