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人力整備計畫十二項策略之鳥瞰與評析(月旦時論)
文章發表:2024/02/26
壹、前 言
我國護理人力於2030年之需求數約為24至26萬人,護理人員於2023年之執業人數以18.6萬人計算,於2030年前,尚須新增5.5萬至7.4萬之護理人力,始能滿足照護需求。衛生福利部(下稱衛福部)之「未來十年護產人力供需評估研究」指出,護理人力於2024年將短缺1.5萬至2.4萬人,護士荒現象捲土重來,護理崩壞正在上演,搶救護理,刻不容緩。
行政院於2023年9月28日第3873次會議核備「護理人力政策整備十二項策略計畫」,十二項策略依序為:護理人力之培育(策略一)、國考制度之變革,即護理師國考次數由每年兩次增加為三次與應考科目題數由80題調降為50題(策略二)、三班護病比現況資料之蒐集(策略三)、三班護病比標準之訂定與落實(策略四)、智慧科技應用之鼓勵(策略五)、住院整合照護計畫之全面推動(策略六)、護理新手臨床教師制度之建置(策略七)、夜班費之獎勵(策略八)、公職護理師比例之調升(策略九)、三班護病比達標之獎勵(策略十)、護理友善職場典範之獎勵(策略十一)。此外,護理人力之培育(策略一)之主責單位為教育部,國考制度之變革(策略二)之主責單位為考選部,策略三至策略十一之主責單位為衛福部,故提出護理教考用跨部會整合平臺建立之策略(策略十二)。
關於經費挹注,推動三班護病比標準之訂定與落實(策略四)、護理新手臨床教師制度之建置(策略七)、夜班費之獎勵(策略八)、三班護病比達標之獎勵(策略十)與護理友善職場典範之獎勵(策略十一)等策略,每年所須之經費約為100億元,而促成住院整合照護計畫之全面推動(策略六),每年所須之經費約為80億元,兩者相加,總經費共計每年180億元。
十二項策略可整合成四主題:一、「護理人力之挹注」、二、「工作負荷之緩解」、三、「薪資待遇之提升」與四、「醫院達標之獎勵」。我國政府擬透過此十二項策略加強護理人力之挹注與護理人力之留任。本文擬說明與評析此十二項策略,並提出建言如下。
貳、護理人力之挹注
護理人力之培育(策略一)與國考制度之變革(策略二)屬於「護理人力之挹注」。
一、護理人力之培育
為解決護理人力缺口,教育部核准國立暨南大學設立護理系,於112學年度對外招生,招生名額為52名學生,亦核准元智大學與正修科技大學設立護理系,於113學年度對外招生,二校之招生名額均為45名學生,希冀藉由護理系學生之招生,補充護理人員於就業職場之數量。
二、國考制度之變革
(一)護理師國考次數由每年兩次增加為三次
我國於每年2月與7月各舉辦一次護理師國家考試,每年共舉辦兩次。為滿足醫療機構進用護理人力之需求,考選部於2023年起於11月增辦第三次護理師國家考試,希冀藉由適時增添護理新血,滿足護理人力之需求。
(二)應試科目題數由80題調降為50題
考試院參考2022年2月8日所召開「護理師國家考試基礎醫學科精進之專家諮詢會議」之研議結果,將「基礎醫學」科目題數由80題調整為50題,於2022年7月舉辦之第二次護理師考試開始實施。考試院又參考2023年7月24日所召開「護理師國考精進之專家諮詢會議」之研議結果,認為「基本護理學與護理行政」、「內外科護理學」、「產兒科護理學」及「精神科與社區衛生護理學」此等應考科目之考試時間為60分鐘,題數為80題,應考人每題作答時間僅45秒,於60分鐘之作答時間下,應考人須快速反應回答問題,缺乏思考時間,與護理師於臨床實務上須謹慎判斷並做決定之實際情境有所落差,決議將此等應考科目由80題調降為50題,自2023年11月第三次護理師國家考試開始實施。
參、工作負荷之緩解
三班護病比現況資料之蒐集(策略三)、三班護病比標準之訂定與落實(策略四)、智慧科技應用之鼓勵(策略五)、住院整合照護計畫之全面推動(策略六)、護理新手臨床教師制度之建置(策略七)屬於「工作負荷之緩解」。本文將此等策略區分為「量」之因素與「質」之因素分述於下。
一、量之因素—護病比
(一)三班護病比現況資料之蒐集
所謂護病比,即一名護理人員照護病人人數之比例,此可反映護理人員之工作量,於醫療機構,居高不下之護病比,造成護理人員過重之工作負荷量,進而影響護理品質,於護理界多年爭取下,關於護病比之規定終於誕生,衛福部於2019年於醫療機構設置標準增訂第12條之1第1項規定,其內容︰「其急性一般病床之全日平均配置比例,按每一護產人員照護之病人人數(即護病比),規定如下:一、醫學中心:9人以下。二、區域醫院及精神科教學醫院:12人以下。三、地區醫院及精神科醫院:15人以下。」衛福部未針對白班、小夜班與大夜班分別制定護病比,僅針對「全日平均護病比」作規定。為使衛福部掌握各醫院全日平均護病比之情形,醫院應透過「健保資訊網路服務系統」(VPN),每月實際填報全日平均護病比之資料。
為呼應各界對三班護病比之殷殷期盼,衛福部擬訂定三班護病比標準,惟三班護病比之數字,該如何訂定,有待實證資料作為參考基礎,從而衛福部提出「將『全日平均護病比』之填報,更改為『三班實際護理人力』之填報」之策略,各醫院可藉由「三班實際護理人力之填報數據」,自我盤點護理人力運用情形,而此填報資料,亦可進一步作為三班護病比訂定之參考依據,此策略已於2023年8月施行。
(二)三班護病比標準之訂定與落實
衛福部以醫院於2023年8月所填報之三班護病比現況資料之數據為基礎,再參考三班別工作負荷比例與護理時數等資料,並邀請護理團研議,目前提出白班、小夜班、大夜班護病比之標準大致為︰醫學中心一比六、一比九、一比十一,區域醫院一比七、一比十一、一比十三,地區醫院一比九、一比一十、一比十三(未定案,研議中),並預計於2023年底完成三班護病比標準之訂定......
全文刊登於月旦醫事法報告,第87期:健保制度下的醫院經營與挑戰 訂閱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