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2019/09/12
藥物用為診斷、治療、減輕或預防疾病,惟其潛在風險仍高,故須由高度專業之人員把關,正確合理使用,如產生無法預期之不良反應,即應建立適度之補償機制。
2019/09/09
首席執行長同時也是細胞治療《Cell Therapy》的創始人- Ajan Reginald 表示醫療健保行業當前面臨的挑戰和機遇為人工智慧的運用。 執行長Ajan的公司Celixir生產了Heartcel - 一種組織
2019/07/29
糞便移植(Fa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 有人稱呼它為糞菌移植、糞便細菌療法或是糞便移植,顧名思義就是把一個人的大便通過腸道輸送給另外一個人,聽起來也許非常不可思議,但實際上卻是現今的醫學的重
2019/07/08
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於2019年3月發布的一項病例研究,俄勒岡州的一名小男孩因為沒有接種破傷風疫苗,在加護病房(IC
2019/06/17
我國在民國86年開始醫藥分業制度,規定醫師專職診斷、處置與治療,開立處方箋但不調劑藥品,藥師則專職調劑而不開立處方。
2019/05/06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U.S. Food & Drug Administration, FDA)開始注意一些號稱能預防或治療阿茲海默症、糖尿病及癌症的膳食添加物,並且發出警告信函。
2019/04/19
胰臟癌是罕見癌症,大約占所有癌症3%,不容易診斷也不容易治療是其特點,由於缺乏有效的篩檢工具,發現疾病時通常已是末期,所以預後也不佳,病人存活率很低,因此又被稱為癌王。
2019/03/15
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研究人員找到許多生物標誌(Biomarker)疾病間的關係,範疇從常見慢性疾病到侵略性癌症都有重大突破,希望能早期偵測出異常也能對症治療,因此各類疾病的檢驗工具不斷推陳出新,各家健檢套裝從數千到數十萬
2019/03/11
B型肝炎是台灣的國病,主要傳染途徑為B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血液、體液經由皮膚或黏膜進入人體,尤其是進入血液內。它在人體內的潛伏期平均約二個月或更久。B型肝炎的傳染途徑可區分為母子傳染及水平傳染。也是造成肝癌的主要原因之一。
2019/03/04
在一個現代化社會中,往往因新的科技即使對社會整體有益處而被引入,但也可能會對社會成員帶來不確定的風險。美國亞特蘭大城,喬治亞州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悄悄更新發布了一份流行疫苗可能的副作用清單,其中使接種者頭髮灰白和加


月旦品評家

月旦品評家



數位整合服務
產品服務
讀者服務專線:+886-2-23756688   傳真:+886-2-23318496   地址:臺北市館前路28號7樓

Copyright © 元照出版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轉貼節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