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旦醫事法報告 202205 (67期)

202205 (67期)

202205 (67期) 企劃導讀

揠「苗」助長?——懸而未決的接種疫苗爭議

在肆虐兩年多的新冠疫情下,隨著Omicron的超強傳播力,臺灣防疫政策自2022年4月起進入嶄新的階段,陣地雖從公衛端轉向醫療端,但疫苗打好打滿仍成為臺灣社會與病毒共存的先決要件。然而,疫苗相關政策的陸續推出,不免衍生諸多爭議,本期企劃即以疫苗為專題,探討接種疫苗當以權利論抑或義務論,其公衛倫理與反智文化之切入點為何,疫苗護照(通行證)與勞工接種疫苗之政策,其背後是否隱含強制施打的目的,以及接種疫苗後,其損失補償該如何立論等議題。

於各國推行疫苗護照措施的浪潮下,為與世界接軌,臺灣也不能倖免,陳正根老師於「從基本權的衝突探討疫苗護照之實施」文中,簡要說明與疫苗護照交錯之基本權,並認為疫苗護照涉及健康權與資訊自主權的衝突,立法者一方面應給予衛生主管機關實施之法源依據,以實踐人民健康權,他方面亦須檢討現行醫療資訊隱私保護相關法律,且隨著醫療資訊電子化,其流通交換、儲存與運用等作用,在現代資訊自決權之理念下,有關醫療資訊隱私之保障,亦應正視。

影響疫苗施打普及率的因素眾多,如何提高疫苗注射率成為各國政府重要課題,賈文宇老師於「疫苗強制與宗教豁免—淺析疫情下美國社會的法政策挑戰」文中指出,真正有效且能落實的疫苗政策,其規劃與法律架構除了倚賴科學上的堅強證據外,亦須奠基於對其所處之社會文化的準確認識;並以美國宗教豁免制度與疫苗政策交纏的現象深入剖析,作為臺灣於推行疫苗普及率時所面臨的各類問題與社會氛圍下,如何要求政策精緻化的參考。

隨著漸趨「與病毒共存」的節奏,越來越多場域,包括就業工作場所,對場域範圍內人員的疫苗注射要求也趨嚴格,焦興鎧所長於「疫情期間雇主強制受僱者接種疫苗所引起之勞動法爭議—美國之經驗」一文中,以美國經驗為借鏡,先解釋美國勞資關係不同於其他國家,即資方握有較高權力,而就業歧視之立法雖完善,但進一步分析勞工若欲以宗教、身障與基因隱私為由而申訴因拒絕接種疫苗所致之就業歧視,成功率微乎其微。此等經驗,在臺灣未來如果發生相關之爭議時,應仍有相當之參考價值。

雖然政府積極推展疫苗注射普及率,但COVID-19疫苗並非循通常藥物審查程序所核准,而是以緊急授權方式為之,其安全與有效性的質疑從未止歇,準此如何對注射者於發生疫苗不良反應時提供救濟,以過去H1N1經驗來看,將實質影響民眾施打的意願。邱南昌與張濱璿二位醫師於「臺灣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制度與COVID-19疫苗」文中,簡明地說明臺灣疫苗救濟之程序與要件,且對於關聯性中「醫學實證」之增訂予以解釋,肯認應區分民事與疫苗救濟之舉證責任分配,並認為COVID疫苗雖採緊急授權程序,但仍應納入臺灣的預防接種受害救濟。

數位整合服務
產品服務
讀者服務專線:+886-2-23756688   傳真:+886-2-23318496   地址:臺北市館前路28號7樓

Copyright © 元照出版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轉貼節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