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加入會員  |  購物車 |  購書服務 |  會員專區 |  會員Q&A |  書店公告 |  教師資源 |    sitemap

元照


圖書
總覽

主題圖書
代理總經銷

優惠活動

嚙踝蕭璇寡𨯙��躰�頣蕭臐号藂�辷蕭嚙質滌�剁蕭臐�頣蕭頨圈�㚁蕭���蕭嚙質滌嚙踢���嚉嚙踝蕭頨圈�㚁蕭嚙�
嚙踝蕭頨圈鐯��躰部餈𡄯蕭藂�辷蕭嚙質滌嚙質�踢辛辷蕭嚙質滌嚙質�踢辛坔�躰�頣蕭��痹蕭嚙踢辛辷蕭嚙質滌�箏�躰郭�䐓嚙踝蕭頨圈鐯�芰�嚙質滌嚙質�踢辛辷蕭曀哨蕭嚙踢�号藂�辷蕭嚙賢�𤏪蕭嚙踢�獈嚙踝蕭颲瑁𨯙
嚙踝蕭頨圈�剖�躰部餈𡄯蕭藂�辷蕭嚙質滌嚙質�踢辛辷蕭嚙質滌��㚁蕭���蕭嚙質滌�典�躰腺嚙賣�䁅𨯙��琜蕭�㩋嚙賜�贝𨯙��躰郭嚙質滌��㚁蕭��笔�躰�肽𨯙��嚙質�莎蕭��𧶏蕭頨圈�賡�擧�𡄯蕭頨堆蕭�踢辛�
嚙踝蕭頨堆蕭�踢辛辷蕭嚙質滌�箄���痹蕭嚙踢辛辷蕭嚙踢��嚙賢�躰�肽𨯙��躰�頣蕭���𨯙��躰�肽𨯙嚙踢�𣇪嚙踝蕭頨啗�箸�删���𤏪蕭藂�坔�躰腺�㚹�抬蕭頨堆蕭�踢辛�
2025嚙踝蕭頨堆蕭�踢辛辷蕭嚙質滌�賢�躰腺嚙踝蕭�鵐藂�坔�躰�肽𨯙���㺿�𨯙��嚙質�𥪮辛辷蕭敼橒蕭蟡�辛辷蕭艟市��躰郭嚙質滌�鐯��躰腺閮�嚙踢辛辷蕭嚙賜�𡏭𨯙���砥藂�辷蕭嚙質噸�𨯙
嚙踝蕭頨圈�㚁蕭蝛輯𨯙嚙賜身頦對蕭頨堆蕭�踢辛辷蕭嚙質滌�質𩸭���蕭嚙質滌嚙質�踢辛辷蕭嚙賡焩鈭辷蕭頨堆蕭�迚�𨯙��痹蕭��躰�肽𨯙
��躰�肽𨯙��躰郭嚙賣貍藂�坔�躰腺儮頣蕭嚙踝蕭艟�嚙賢�躰�肽𨯙��躰�頣蕭���𨯙

元照: 法律學習.研究

人工智慧與法律衝擊

人工智慧與法律衝擊

【主 編】張麗卿
【作 者】蔡清祥.王學亮.蕭博仁.李增昌.施立成.張永昌.Eric Hilgendorf.林信銘.松尾剛行.江溯.張麗卿.王紀軒.謝國廉.朱宸佐.葛祥林.陳弘儒.陳月端.吳從周
【書 號】 5D519RA
【出版社】 元照出版公司
【出 版】 2020/04
【版 次】 1
【ISBN/ISSN】978-957-511-258-5
【定 價】480
【特 價】456
試讀: 1
 
 
 簡介

  近年,人工智慧(AI)再度掀起波瀾,對人類社會的生活、社會、經濟、文化等,已經產生重大影響。AI帶來各種便利的同時,也伴隨風險,進而衍生新的法律問題。財團法人人工智慧法律國際研究基金會,於2019年6月設立登記,歷經一年餘的努力,正式出版第一本論文集。本書彙集德國、日本、中國大陸及台灣學者專家,對於AI法律議題的研究成果,內容相當豐富,涉及諸多面向的AI法律議題。相信本書的出版,能夠讓關心AI法律議題的產、官、學、研各界與社會大眾,有更完整的視野。

 
 圖書目錄

主編序/張麗卿

AI 與社會

人工智慧與法務/蔡清祥/3
人工智慧與大學/王學亮/9
人工智慧與資訊/蕭博仁/11
人工智慧與金融/李增昌/13
人工智慧與微軟/施立成/17
人工智慧與運輸/張永昌/19

AI 法律之國際發展趨勢與規範

Automatisiertes Fahren und Strafrecht
 -Der ,,Aschaffenburger Fall“/Eric Hilgendorf
 Ⅰ. Die neue Rechtslage/24
 Ⅱ. Der ,,Aschaffenburger Fall“/29
 Ⅲ. Fahrlassigkeitshaftung und erlaubtes Risiko/32
德國自動駕駛與刑法
 ──以「阿沙芬堡案」為例/Eric Hilgendorf 著、林信銘 譯
 一、新的法律狀態/36
 二、「阿沙芬堡案」/39
 三、過失責任與容許風險/42
日本AI及機器人相關法律規範/松尾剛行
 一、總 論/46
 二、總論性指南與原則/46
 三、自動駕駛/50
 附件:AI開發指南草案/64
中國大陸自動駕駛汽車對法律的挑戰/江 溯
 一、自動駕駛的法律地位/76
 二、民事責任/79
 三、刑事責任/82
 四、隱私與數據保護/84
 五、網路安全/87
 六、結 論/90
臺灣人工智慧新法案
 ──無人載具科技創新實驗條例/張麗卿
 一、前 言/92
 二、無人載具條例之立法目的/96
 三、無人載具科技創新實驗的管控/98
 四、排除法規的適用/103
 五、結 語/107

AI 運用對法律的衝擊與變革

人工智慧於司法實務的應用/王紀軒
 一、前 言/112
 二、人工智慧於司法實務的應用基礎/113
 三、人工智慧資料處理的應用/122
 四、人工智慧視聽辨識的應用/136
 五、結 語/142
如何以智慧財產權法保護人工智慧?
 ──歐洲專利實務界的觀點/謝國廉
 一、前言:議題的脈絡/146
 二、最適保護模式之爭議/150
 三、AI與ML的意義、性質與分類/153
 四、AI專利的保護要件/154
 五、展望歐洲AI專利的申請與審查/161
 六、結 論/163
人工智慧時代數據財產權的保護路徑/朱宸佐
 一、前 言/166
 二、大數據的概念/167
 三、大數據的權利屬性/171
 四、數據財產權保護路徑的建構/175
 五、結 論/186
人工智慧時代的刑法挑戰與對應
 ──以自動駕駛車為例 張麗卿
 一、前 言/190
 二、裝載人工智慧系統的自駕車/191
 三、自動駕駛的刑法問題/199
 四、結 語/212
數位化、大數據和人工智慧對刑事訴訟的衝擊/葛祥林
 一、引 言/216
 二、數位化、大數據與人工神經系統的工作定義/217
 三、數位化偵查與個資保護的憲法衝突/222
 四、有關刑事追訴中個資保護的歐盟綱領(EU) 2016/680/225
 五、資訊保護法因應歐盟命令(EU) 2016/679及歐盟綱領(EU) 2016/680法案/228
 六、德國現行刑事訴訟法之相應規範/232
 七、結 論/236

第24屆人工智慧與應用研討會(TAAI 2019)─Domestic Special Session: AI and Law

Trends of AI Laws Research Organization in Taiwan/Chang Liching/241
臺灣司法實務的人工智慧應用與展望/王紀軒/253
依法而治或依演算法而治?/陳弘儒/261
大數據的財產性思維/朱宸佐/269
AI and Information Protection/Evelyn Y.T. Chen/279
AI與民事責任/吳從周/287

附 錄
2018第一屆人工智慧與法律國際學術研討會新時代的科技革命:一場AI與法律的國際思辨/295
2018 International Academic Conference on th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Law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in the New Era:
 International Inquiry into AI and Law/300
2019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307

 作者簡介

《主 編》

張麗卿
高雄大學特聘教授、人工智慧法律國際研究基金會執行長

《作 者》(依發表順序排列)

蔡清祥
法務部部長

王學亮
高雄大學校長

蕭博仁
資訊工業策進會副執行長

李增昌
臺灣新光商業銀行董事長

施立成
微軟公司全球助理法務長

張永昌
遠通電收公司總經理

Eric Hilgendorf
德國Würzburg大學法學院教授、德國機器學習委員會主席、德國自動駕駛倫理委員會委員、歐盟人工智慧委員會委員、德國AUDI汽車公司法律總顧問

林信銘
西南政法大學法學院助理教授

松尾剛行
日本桃尾‧松尾‧難波法律事務所合夥人、律師

江 溯
北京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北京大學法律AI實驗室研究中心副主任

王紀軒
中國文化大學法律學系副教授、人工智慧法律國際研究基金會副執行長

謝國廉
高雄大學財經法律學系系主任

朱宸佐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律師、人工智慧法律國際研究基金會秘書長

葛祥林
德國Osnabrück大學法學院教授

陳弘儒
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助研究員

陳月端
高雄大學財經法律學系教授

吳從周
臺灣大學法律學院特聘教授

 
 序 文

主編序

  人工智慧(AI)科技的發展,將對於各個生活領域產生巨大影響,其影響的深遠,恐怕不是我們現代人所能想像。正如前人無法想像,現代人使用網路與手機的普遍性。AI之所以受到許多國家的重視,實因為這項科技的發展,不但攸關國家進步的指標,更可能改變未來的社會生活型態。為此,各先進國家均積極探討AI對社會可能產生的影響,但多聚焦於AI的技術研發與應用,較少觸及AI的法律問題。
  隨著AI科技的發展,智慧製造、智慧醫療、智慧金融、智慧交通,乃至於智慧生活或智慧城市等願景,不斷被提出。對一般人而言,AI運用在交通領域,可能最為人所知悉,尤其是「自駕車」。目前的自駕車,還在「駕駛輔助系統」的階段;將來的自駕車則完全取代人力,只要設定目的地,自駕車就可以將乘客安全送達。可以預見,駕駛學習或駕駛訓練班將成為歷史概念,後人將無法想像今人的交通生活模式。
  AI的發展帶來生活的各種便利,但我們可以預估,也必然伴隨相關的風險,而衍生新的法律問題。例如,自駕車發生傷亡事故,應該追究誰的法律責任?AI自己可以具有法律上的人格,獨立承擔法律責任嗎?這些法律問題,我們必須未雨綢繆,及早加以因應。有鑑於此,「財團法人人工智慧法律國際研究基金會」於2018年底的籌備階段時,即舉辦第一屆國際學術研討會。與會者眾多,包括學界、業界與司法實務界,顯示AI法律的議題受到各界重視。基金會的創立目的之一,就是預估AI時代可能衍生的法律問題,借鑑國際經驗,提出解決建議,供國內參考。因此,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是基金會很重要的活動。同時,基金會希望,在研討會結束之後,將發表的論文集結成冊,以人工智慧法律國際研究基金會叢書系列的樣式呈現,方便社會各界查閱。這是本基金會叢書的第一本,希望未來能夠持續經營,豐富叢書的質量,藉此向社會大眾分享本基金會對AI法律領域的耕耘。
  這本書,主要是2018年12月在臺北與高雄兩場國際學術研討會文章的集結。同時,我們也蒐集重要專家的意見,指出AI對於社會的可能影響。法務部蔡清祥部長、 高雄大學王學亮校長、資策會蕭博仁執行長、新光銀行 李增昌董事長、微軟施立成全球助理法務長、遠通電收 張永昌總經理,都表達了有助於思考AI法律的觀點,並指出AI發展的正面效益及減緩AI負面衝擊各領域的對策。
  論文蒐集的內容,精彩可期。發表者對於AI法律問 題都有相當程度的研究,並關注AI法律的國際發展趨 勢,在這個法律領域屬於先驅。本書裡,德國伍茲堡(Würzburg)大學希爾根多夫教授(Eric Hilgendorf),同時也是歐盟執委會的重要成員,針對引人注目的「阿沙芬堡案」加以評述,說明德國自動駕駛所生事故與刑法的 關係。希爾根多夫教授精彩的論著,由熟稔德國法的西南政法大學法學院林信銘教授詳實翻譯。德國奧斯納布魯克(Osnabrück)大學葛祥林(George Gesk)教授則發表「數位化、大數據和人工智慧對刑事訴訟的衝擊」,對AI時代的刑事訴訟制度如何與個人資料保護相互適應,提出前瞻性的分析。此外,北京大學法學院、法律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副主任江溯教授,則以「中國大陸自動駕駛汽車的法律挑戰」為題,針對大陸自駕車的法律問題,提出宏觀的說明。日本的松尾剛行律師,提出「日本AI及機器人相關法律規範」,介紹日本AI法制的最新發展。
  臺灣的學者專家部分,在本書收錄有:本人針對臺灣人工智慧新法案,詳述2018年完成立法的「無人載具科技創新實驗條例」的規範與適用;以及「人工智慧時代的刑法挑戰與對應」,聚焦在自駕車,針對其可能產生的刑法問題,提出分析與解決之道。高雄大學財經法律系主任 謝國廉教授,嫻熟智慧財產權,從歐洲專利實務界的觀點,論述「如何以智慧財產權法保護人工智慧」。中國文化大學法律系王紀軒教授(本基金會副執行長),對於「人工智慧於司法實務的應用」提出論述。鴻海集團朱宸佐律師(本基金會秘書長),則從產業觀點探討「AI數據財產權的保護」。這些論文,都將成為AI法律的珍貴文獻。
  此外,本書也收錄 TAAI 2019「AI and Law」場次的文稿。TAAI(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是中華民國人工智慧學會的重要學術活動,堪稱國內最大的AI年度盛會。2019年,主辦單位特別設立「AI and Law」的場次,不難發現科技界已經注意到,法律對於即將到來的AI時代,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本次活動中,除了本人之外,臺灣大學法律學系吳從周教授、高雄大學財經法律學系陳月端教授、 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陳弘儒研究員、中國文化大學法律系王紀軒教授、鴻海集團朱宸佐律師也共襄盛舉,分別針對AI與民刑法、數據財產權、演算法治等AI法律議題進行討論。惟須說明的是,這些收錄的文章,採取理工領域的報告樣式,而非法學的論文表達方法。法律與理工的跨領域激盪,讓與會人員都深受啟發。
  本書的出版,能夠讓關心AI法律議題的產官學研、學生與社會大眾,有較完整的視野;相關的內容,對於科技人員也有很大的助益,對於研發過程中,AI技術可能衍生的風險與相應的法律問題,可以大致掌握。
  基金會的運作,需要可觀的經費,在此特別感謝本會許宗賢董事長,以及楊銀明、陳敏純、邱昌其、陳照、 葉坤城、朱萬鈞、潘永豐、吳建慶、陳志銨董事們的慷慨奉獻。基金會的成長與茁壯,除了本會成員的奉獻與參與之外,也需要各界支持。我們對於熱心贊助的社會各界,表示由衷的感激。關於本書的出版,則必須感謝本基金會執行秘書張文瑜(東海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研究生)居中協助聯繫,備極辛勞。元照出版公司不計得失,全力協助,一併致上由衷的謝忱。

財團法人人工智慧法律國際研究基金會執行長
國立高雄大學特聘教授
張麗卿
2019年12月

 
 注意事項:
1. 欲選購【按篇列印】,請先購買【月旦知識庫點數】即可自行下載列印。
2. 購買【月旦知識庫】的會員,在您完成付款手續之後,我們將於一至二個工作天內,以 email 專函通知您啟用點數。
 若有急需使用者,請洽客服專線 886-2-23756688 分機 502 ~ 505,我們將以「隨選列印」方式提供。
3. 線上購書到貨七日內,如對書籍內容有任何疑慮必須換貨者,請於七日內連同發票寄回本公司更換。
4. 書籍退換貨處理作業時間約十個工作天 ( 不含例假日 )。
5. 由於貨運公司送貨到府需經簽收手續,請務必留下有人可簽收之收件地址,避免貨件滯留貨運 公司延宕收件、時間損失。
6. 若您選購的書籍包含預購書,本站將採批次寄發作業,待出書後一併寄發;若需分次寄發,酌收 80 元物流處理費。
7. 2016年1月1日起,月旦知識庫點數、月旦品評家、元照電子書、月旦雜誌系列電子版不適用七天鑑賞期服務。>>詳細說明<<
8. 元照網路書店保留接受訂單與否的權利。
9. 元照網路書店客服專線:886-2-2375-6688 分機 502 ~ 505。


元照讀書館
月旦品評家 燕大元照名家論壇
月旦知識庫 月旦經典裁判庫
月旦醫事法網 月旦會計財稅網
期刊數位服務 社群平台 讀者服務 關於元照
讀者服務專線:+886-2-23756688 傳真:+886-2-23318496 客服信箱
地址:臺北市館前路28 號 7 樓 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統編:16604673
Copyright © 元照出版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轉貼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