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公法之領航者──翁岳生教授九秩華誕祝壽研討會文集
|
|
|||||||||||||||||||||||||||||
簡介 | |||||||||||||||||||||||||||||||
翁岳生教授,少歲失怙,一度失學,一路勤學,卒業於臺灣大學法律系;隔年負笈德國留學,於海德堡大學榮獲法學博士學位;返國後,投身學術圈與法制實務,研究教學著述等身,傳遞公法新知,啟迪法治觀念,不遺餘力;其間出任司法院大法官,後接掌司法院院長,於司法院服務凡35年,長期參與釋憲工作,於臺灣憲政發展與民主轉型的進程中扮演厥功甚偉的關鍵角色。翁教授執教多所大學,栽培公法領域學生遍布各地,茂育群才,厚植臺灣法治建設人才,扎下鞏固民主憲政根柢,德隆望尊,允為臺灣公法的開拓者與領航者。 2022年7月恭逢翁岳生教授九秩華誕,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特以「公法的開拓者與領航者」為題,舉辦學術研討會,祝賀翁教授九十嵩壽。本書除收錄研討會致詞稿及研究論文外,於會後邀請法學碩彥撰寫祝壽獻詞,並由翁教授故舊門生著文記述互動點滴,抒發與翁教授相處的真實感受,共同憶往,以文述懷,用示崇敬翁教授治學嚴謹、為人寬厚及其對法治貢獻之至意。 |
|||||||||||||||||||||||||||||||
圖書目錄 | |||||||||||||||||||||||||||||||
九十抒懷/翁岳生 翁岳生教授簡歷 ●祝壽獻詞 慶賀翁岳生教授九秩華誕/王澤鑑/3 奠基臺灣現代公法學之開宗祖師──翁岳生教授/廖義男/5 Zum Geleit/Christian Starck/11 壽慶誌賀/李建良(譯)/13 ●研討會致詞 祝壽研討開幕致詞/許宗力/17 司法,法學與教育:翁岳生老師與翁元章文教基金會/葉俊榮/21 ●法學論著 土地增值稅法制下實質課稅原則之運用──試評最高行政法院106年度判字第79號及第140號判決/盛子龍/27 積極促進之社會國家/張桐銳/61 責罰相當原則之探討/黃俊杰/99 社會基本權主張模式之實務分析/蔡維音/149 保護、平等的自由、共同決定與鬆動管制──807號解釋之多重訊息/林佳和/177 ![]() |
|||||||||||||||||||||||||||||||
作者簡介 | |||||||||||||||||||||||||||||||
王澤鑑/臺灣大學名譽教授
廖義男/臺灣大學法律學院兼任教授 Christian Starck/德國哥廷根大學公法學終身教授 李建良/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許宗力/司法院院長 葉俊榮/臺灣大學講座教授,翁元章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盛子龍/中正大學財經法律學系專任教授 張桐銳/政治大學法學院教授 黃俊杰/中正大學財經法律學系特聘教授 蔡維音/成功大學法律學系教授 林佳和/政治大學法學院副教授 王仁君/常在國際法律事務所合夥律師 王酉芬/前司法院退休參事兼公共事務室主任 王昱之/曾任臺灣高等法院檢察署主任檢察官 王泰升/台灣大學講座教授、科法所特聘教授,中央研究院台史所法律所合聘研究員 王碧芳/最高行政法院法官 朱武獻/前行政院人事行政局局長、前銓敘部部長 朱健文/司法院副院長室主任 吳東都/最高行政法院庭長 呂太郎/司法院大法官 李元德/中桂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 李念祖/東吳大學法研所兼任教授,長年執業律師 李惠宗/中興大學法律學系教授 李雅萍/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科技法律研究所/首席法律研究員兼資深研究協理 周志宏/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文教法律碩士班教授,留職停薪借調出任銓敘部部長 林子傑/大法官助理 林子儀/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 林永頌/永信法律事務所創所律師,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常務董事 林宗勇/國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林明鏘/臺灣大學法律學院特聘教授 林俊益/司法院大法官 林信和/文化大學法律系退休教授,執業律師 林建志/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林彥君/高雄高等行政法院法官 林春鏞/律師 林昱梅/中興大學法律學系教授兼法政學院副院長 林輝煌/世新大學客座教授,曾任法務部政務次長 林錫堯/前司法院大法官 林鴻銘/前司法院主任參事、院長辦公室主任 邱太三/大陸委員會主任委員 邵允鍾/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助研究員 洪家殷/東吳大學法學院特聘教授 范光群/臺北大學法律學院名譽教授,司法院顧問,前司法院秘書長,萬國法律事務所創所律師 孫迺翊/臺灣大學法律系教授 徐遵慈/中華經濟研究院台灣東協研究中心主任 翁曉玲/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暨科技法律研究所副教授 高秀真/曾任高雄高等行政法院院長等職,現已退休 高烊輝/民揚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 張文貞/臺灣大學法律學院特聘教授,陽明交通大學科技法律學院合聘教授 張美琴/瑞士銀行臺北分行業務風險管理部副總裁 張登科/前最高行政法院院長 張進旺/外交部駐匈牙利代表處參事 羅敏蓉/司法院司法行政廳專門委員 張國勳/司法院行政訴訟及懲戒廳廳長 張瓊文/司法院大法官 莊國偉/協合國際法律事務所合夥律師 許政賢/政治大學法學院教授兼院長 陳立寰/世界先進股份有限公司法務長卸任,臺灣大學新創、利益迴避審議委員 陳怡凱/成功大學法律系副教授 陳彥良/臺北大學法律學院教授 陳映雪/退休高中教師、社團義工 陳春生/臺北大學名譽教授暨法律學院兼任教授 陳英鈐/中央大學法律與政府研究所教授 陳清秀/東吳大學法律學系專任教授 陳耀祥/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主任委員 陳櫻琴/中原大學財經法律系副教授 曾肇昌/全國律師公會前理事長(現任律師) 湯德宗/東吳大學王紹堉講座教授,前司法院大法官 焦興鎧/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兼任研究員及財團法人中華勞資關係研究所所長 黃俊杰/中正大學財經法律系特聘教授 黃昭元/司法院大法官(2016年11月迄今),臺灣大學法律學院兼任教授 黃錦堂/臺灣大學政治學系與公共事務研究所合聘教授 楊仁壽/前最高法院院長 楊志勇/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法官 楊淑文/政治大學法律系教授 詹森林/司法院大法官 楊隆順/億光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法務中心最高法務長,財團法人墨仙社會福利慈善基金會董事長 葉百修/司法院優遇大法官,輔仁大學法律系、世新大學法律系兼任教授 葉 寧/數位發展部常務次長 葉賽鶯/曾受教於翁師在臺灣大學法律系及法律學研究所。曾任最高法院法官、中原大學財法系客座教授,現任台灣北社及台灣信託法協會理事、國際文教基金會董事 董保城/東吳大學講座教授、副校長 熊愛卿/銘傳大學法律系專任助理教授 趙相文/博聖法律事務所律師 劉文隆/前司法院參事兼秘書處處長 劉宗德/政治大學名譽教授,文化大學講座教授 劉淑範/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 蔡志方/成功大學法律學系延退教授 蔡志弘/第三屆國大代表,臺北商業大學榮譽講座 蔡良文/考試院顧問,文化大學、世新大學兼任教授,人事行政學會理事長 蔡明誠/司法院大法官 蔡玫薰/公務人員退休,前新北地方法院科長 蔣次寧/華興中學董事長,曾任司法院書記處處長、主任參事 鄭文婷/基隆市議員,律師 錢建榮/最高法院法官 謝胡毅/台北靈糧堂牧師 謝康雄/金安德森臺灣代理,紘益企業有限公司總經理 藍元駿/中國文化大學法律學系教授 藍獻林/前最高行政法院院長 |
|||||||||||||||||||||||||||||||
序 文 | |||||||||||||||||||||||||||||||
九十抒懷 不覺間,九十歲了,恍然如夢,日月靜好!回首人生,幼年失怙,家貧三餐不繼,身體瘦弱多病,一路成長,一度失學,自邇行遠,歷經了人生不同風景,咀嚼了各種酸甜苦辣,轉眼間竟已過了九十個春天。由衷感懷 先父 先母在世時忠信的榜樣,虔心感謝 天父賜予的無上恩典。 記得1956年,我考進臺大法律系的那一年,當我站在臺大的校門口,放眼望去寬廣的椰林大道,領受到氣勢不凡的臺大校園,浩瀚的知識殿堂敞開在我面前,心中的喜悅與興奮之情,真的無法形容。那一刻,我在心裡告訴自己:「我永遠不離開臺大!」 飽嚐失學之苦的我,求知若渴,一早就到圖書館報到,課堂上專注學習,沒上的科目就自修研讀,總是跑步穿梭於教室與圖書館之間。當時刻在臺大校門後石碑上「時間就是生命」的字句成了我的座右銘,終生奉行不渝。大二下學期,我即通過了司法官考試;升大三下學期時,進入司法官訓練所法官班第四期受訓,因志趣不合,八個月後退訓返校上最後一學期的課,並決定撰寫畢業論文,成為我生命的重要轉捩點。因緣際會,得到彭明敏老師的指導,一方面出於童年目睹空襲轟炸的切身經驗,對戰爭心生反感,懷抱用法律促進世界和平的夢想;另方面國際刑事法庭東京與紐倫堡大審的判決結果,引發戰勝國審判戰敗國的爭議,正反意見論辯不休,餘波蕩漾,值得研究,因此以戰爭犯罪作為論文主題。之後,我與彭老師雖少有接觸,但對老師代為蒐集論文資料,使論文能順利完成,至今感念。 回想大學期間受到許多老師的照顧,陳祺炎老師因我師範畢業後曾在他的故鄉高雄苓雅區的成功國小教過書,且剛好教到他的姪女,而對我特別親切,多次請我到他府上吃飯,並且鼓勵同學們成立讀書會,彼此切磋學問,獲益良多。畢業那年,因擔任助教一事拜訪韓忠謨老師,與韓老師結下不解之緣,一路受到韓老師的照顧與提攜。1961年,我僥倖考取教育部留德公費獎學金,出國前, 韓老師叮囑我攻讀民法,對我寄予厚望(但我卻學了公法);啟程時,洪遜欣老師及陳祺炎老師全家特來機場送行,至情感人。1966年,我獲得德國海德堡大學法學博士學位,舉家返國,在韓老師的寬容與安排下,進入臺大任教,為臺大法律系第一位行政法專任教師。其間,我出任司法院大法官,後又擔任司法院院長,在司法院服務前後35年,但我始終沒有離開臺大。韓老師仙逝時,岳生是他唯一在側的學生,與跪在其身旁的公子,一起陪他離世。韓老師惠我至多,師恩永懷。如今我還在臺大法律系教書,仍然在法學知識的殿堂上享受教學相長的樂趣,距離進臺大到今天整整66個年頭,怡然自足。 感謝神的恩典,1946年臺灣光復之初,我第一次離家到南英上學時,神就派了一位鹽水教會的基督徒邱信典(他同新營的沈鴻圖兄都是讀長榮中學,後來念神學院成為著名牧師,在臺澎等地宣教,著有功效),我與信典同乘火車通學到臺南,車上他向我傳福音,我如同迷途羔羊,不知其意旨,祇記得他在夕陽斜下時,唱著「救主(耶穌)我要信(就)你,我要信(就)你⋯⋯」等音樂歌聲。但我不懂,一直迷失在曠野中,直到年老時,始被尋回。謝謝天父的拯救,讓我在2017年2月受領洗禮,榮耀歸主名,真切感受到永恆生命的開始。 我常跟人分享我的「成功之道」,不過是「認真吃飯、認真讀書、認真工作」。如今卸下公職,天地一片清明,仍然每天認真的吃飯、認真的閱讀、認真的運動。「從八掌溪畔的泥巴路走起」,在漫漫的人生路途上,一步一腳印,踏實前行,飽嚐各種生命滋味,受到許多人的提攜、扶持、照顧與關懷,溫情滿滿,點滴在心,唯有惜福與感恩。 「叫太陽起床的人」曾經是一路跟著我的封號,現在的我,依然天天叫著太陽起床,認真吃飯,認真生活,享受每一天新的開始! 翁岳生 編後語 2022年7月恭逢翁岳生教授九十華誕,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於6月11日以「公法的開拓者與領航者」為題,舉辦線上學術研討會,祝賀翁教授九十嵩壽。研討會在司法院許宗力院長與臺灣大學葉俊榮教授致詞下,揭開序幕;緊接是翁教授的指導學生葉百修前大法官、林錫堯前大法官、張瓊文大法官、黃昭元大法官共同追憶「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光」,細數與翁教授的點滴往事;續後的法學研討在「國家圖像」、「弱勢平衡」與「租稅正義」主題下分三場進行,由湯德宗前大法官、黃錦堂教授及林明鏘教授主持,張桐銳、邵允鍾、林佳和、蔡維音、黃俊杰、 盛子龍等六位教授發表論文,陳怡凱、張嘉尹、焦興鎧、孫迺翊、李惠宗、陳清秀等六位教授評論。 以學術研討會形式為翁教授祝壽,緣於2011年間, 翁教授的門生故舊有意援引六十及七十壽辰之例,為翁教授出版八秩祝壽論文集,表達後輩崇敬心意。惟翁教授謙沖為懷、再三婉謝。幾經討論,並在翁教授同意下改以舉辦學術研討會方式慶生,爰有2012年6月16日在臺大法律學院以「翁岳生教授公法學研討會」名義舉行的學術會議。會後,由時任臺大公法學研究中心主任黃昭元教授主編,將主題演講、會議論文以及評論書面稿集結出版,定名「法治的傳承與永續」,以彰顯翁教授對臺灣公法學研究與教學的無私付出。歲月荏苒,不覺十年已過,翁教授仍舊辭讓弟子們為他出版祝壽論文集,怡然樂於學術氛圍中的師生知識饗宴,於是在翁教授首肯下祝壽研討會援例舉行,會後輯成文集付梓面世,以申頌壽之忱。 翁教授於臺大法律系畢業後,留學德國,為臺灣獲得海德堡大學法學博士的第一人;返國投身學術圈,研究教學著述等身,傳遞公法新知,不餘遺力;其間服務於司法院,為臺灣司法史上最年輕且任職最長的大法官,長期參與釋憲工作,於促進臺灣的憲政發展與民主轉型,居功厥偉;翁教授同時在多所大學任教,指導栽培公法領域學生遍布全國,厚植臺灣法治建設的豐沛人才,打下鞏固民主憲政秩序的深耕根柢,不愧是臺灣公法的開拓者與領航者。 為慶祝翁教授的九秩壽誕,本書除收錄研討會致詞稿及研究論文,以紀實存真外,特別邀請法學碩彥撰寫祝壽獻詞,並且廣召翁教授的故舊門生著文記述互動點滴,抒發與翁教授相處的真實感受,共同憶往,以文述懷,從中真切領略翁教授為學為人的高潔行誼,以及提攜後進、嚴愛有加的質樸師風。 本書之成,匯聚了無數的感念與無私的奉獻。焦興鎧教授、孫迺翊教授、盛子龍教授為祝壽研討會的費心規劃與林建志教授的鼎力籌辦;於編輯過程中,朱武獻教授、陳清秀教授、翁教授三女兒翁立德女士不辭辛勞的稿約聯繫,以及林建志教授不畏繁瑣的居中轉運,在在讓這本祝壽文集飽含了眾人滿滿的喜樂與溫馨,摯情動人,由衷感恩。 回首那段行政法專題研究的時光,大家一起迎過同時期的風,追過同年代的光,一起走過臺灣憲政發展與民主轉型的日子,共同留下值得追索的人權足跡!我們將繼續跟隨翁教授的步伐,一步一腳印地在法治路上堅定前行。謹以本書對翁教授的學術、處世以及對法治的貢獻,獻上吾輩最崇高的敬意。祝福我們的翁老師: 松柏常青、綠水長流! 李建良 敬筆 |
|||||||||||||||||||||||||||||||
注意事項: | |||||||||||||||||||||||||||||||
1. 欲選購【按篇列印】,請先購買【月旦知識庫點數】即可自行下載列印。 2. 購買【月旦知識庫】的會員,在您完成付款手續之後,我們將於一至二個工作天內,以 email 專函通知您啟用點數。 若有急需使用者,請洽客服專線 886-2-23756688 分機 502 ~ 505,我們將以「隨選列印」方式提供。 3. 線上購書到貨七日內,如對書籍內容有任何疑慮必須換貨者,請於七日內連同發票寄回本公司更換。 4. 書籍退換貨處理作業時間約十個工作天 ( 不含例假日 )。 5. 由於貨運公司送貨到府需經簽收手續,請務必留下有人可簽收之收件地址,避免貨件滯留貨運 公司延宕收件、時間損失。 6. 若您選購的書籍包含預購書,本站將採批次寄發作業,待出書後一併寄發;若需分次寄發,酌收 80 元物流處理費。 7. 2016年1月1日起,月旦知識庫點數、月旦品評家、元照電子書、月旦雜誌系列電子版不適用七天鑑賞期服務。>>詳細說明<< 8. 元照網路書店保留接受訂單與否的權利。 9. 元照網路書店客服專線:886-2-2375-6688 分機 502 ~ 5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