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法哲學基本原理
|
|
|||||||||||||||||||||||||||||
主題活動 | |||||||||||||||||||||||||||||||
.2025律師節-執業進修(202508) | |||||||||||||||||||||||||||||||
簡介 | |||||||||||||||||||||||||||||||
本書作為布萊克維爾《哲學基礎》系列叢書的第一卷,由當代傑出的哲學家探討法哲學的基本與核心問題。 作者從大眾日常的法律經驗出發,逐步深入法哲學的主要分析性和規範性議題,並透過梳理和總結這些問題,展現了法哲學各領域的討論樣貌。同時,他在書中也含蓄地表達了自己的弱自然法立場。 |
|||||||||||||||||||||||||||||||
圖書目錄 | |||||||||||||||||||||||||||||||
致 謝/馬克‧墨菲 導 言 0.1 哲學,熟悉的與不熟悉的/1 0.2 我們法律的基本共識是什麼?/4 0.2.1 法律是一種社會現象/5 0.2.2 法律具有權威性/7 0.2.3 法律是為了共同善/11 0.3 我們的研究步驟/12 【延伸閱讀】/15 Chapter 1 分析性基礎:法律的概念 1.1 問題及其重要性/17 1.2 奧斯丁主義簡論/20 1.3 實證主義者的教訓/30 1.4 哈特式的實證主義理論/32 1.5 插曲:法律實證主義的剛性立場與柔性立場/38 1.6 自然法理論/43 1.6.1 富勒的程序自然法理論/45 1.6.2 阿奎那的實質自然法理論/47 ![]() |
|||||||||||||||||||||||||||||||
作者簡介 | |||||||||||||||||||||||||||||||
作者簡介
Mark C. Murphy 美國喬治城大學哲學教授 研究方向為倫理學、法哲學與宗教哲學 著有 《自然法與實踐理性》 《論神聖權威》 《法理學和政治學中的自然法》等作品, 並針對霍布斯的道德、政治與法律理論發表過多篇論文。 譯者簡介 李方淳 同濟大學法學院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為西方法哲學 |
|||||||||||||||||||||||||||||||
序 文 | |||||||||||||||||||||||||||||||
譯後記 作為布萊克維爾哲學基礎系列叢書的一本,《法哲學基本原理》旨在向讀者介紹法哲學的核心議題及其中的主要理論。墨菲用他一貫嚴謹簡潔的文風與生動貼切的示例向我們呈現出各家理論的主要觀點,並透過進一步的探究揭示出它們面臨的難題。但相較其他教科書,本書最大的一個特點在於,它不僅是羅列和介紹各家觀點,更隱含著作者發展與推廣自己的「弱自然法理論」的意圖。只消比對本書與同年出版的《法理學與政治學中的自然法》,就不難發現二者在示例上的相似。作者在《法哲學》中引用馬默和比克斯對自然法進行的批判,正好是他在《自然法》中構築自身理論的起點。另一方面,作者在第一章中提到的「建議的解決方案」中引入了「缺陷」的概念,這個看似符合直覺的方案也引發了進一步的擔憂:如果我們可以將任何有損於功能之實現的狀態都稱為「缺陷狀態」,那麼何時才可以稱一個壞掉的鬧鐘不再是鬧鐘?儘管作者在本書中未展開論述,但我們可以在《自然法》和他的另一本主要作品《自然法與實踐理性》(Natural Law and Practical Rationality)中找到他構建這一觀點所運用的獨特功能主義進路。 另一方面,儘管作者汲取各家所長,深入淺出地向讀者介紹了各大流派的主要觀點,但他並未能很好地實現本書設立的目標,即用三個基本共識來串聯這些理論並解釋法哲學的豐富內涵。首先,社會事實命題很難被認為是哈特之前法哲學的核心命題,而墨菲將其歸入基本共識並在各家理論中強行解釋的做法不可避免地會引發爭議。例如,他將阿奎那的「頒佈」等同於社會事實的解釋,在今天看來依舊過於新穎。其次,這種框架設定帶來的另一個問題是,社會事實命題在許多討論中都被忽視,更準確地說,在第一章之後,針對社會事實命題的討論幾乎消失匿跡,原本建構起來的三個基本共識都只留下了兩個,遑論討論社會事實命題與其他兩個命題的結合。再次,作者對於部門法的概括——「刑法—違法者中心」,「侵權法—受害者中心」——也未能完整呈現相關理論的內部複雜性。最後,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本書最後一章所提出的批判並未準確對應這些基本共識。我們可以追問作者為何依照法律的基本角色而非基本共識的分類來討論這些批判性理論。或許一個顯見的理由是,社會事實命題在這裡再次缺失。另一方面,這些批判理論也沒有完全對應於剩下的兩個基本共識,譬如,法律現實主義與批判法學派對法律確定性的挑戰就難以被歸類為對任何一個基本共識的挑戰。基於這些問題,我們或許可以將這些批判理解為對法律基本角色的挑戰,而非對基本共識本身的挑戰。 翻譯是一項常做常新的工作。這本書既是我研習法哲學的入門讀物,也是我最初的譯作。由於自身語法知識薄弱,本書的初稿幾乎無法閱讀。隨著翻譯經驗的逐步積累,並在對書稿進行多輪修改和校對後,這本書才勉強達到可讀的程度。但我對本書的譯文仍舊不甚滿意,每次回看早期的翻譯,總會萌生新的想法,恐怕未來的我看到現在的譯文依舊會有許多批評。但翻譯不同於學術研究,到了時間便需要拿出成果,不滿意並不能成為拖延的藉口。因此,即便這本譯作仍顯稚嫩,我也希望能夠將其呈現給讀者,以接受批評,同時也提前為譯文中的錯誤向讀者致歉。 翻譯本書的想法最初來自吳彥老師的建議。吳老師一直提倡將翻譯作為學習的入門路徑,在這個過程中,我也深受啟發。在得知本書大致譯成後,吳老師主動支持並聯繫汪廖律師協助促成此書的出版,對於二位的幫助,我只能深表感謝。同時,感謝元照出版公司對法哲學相關學術研究與著作的關注與支持,及專業編輯團隊對本書的細緻審閱和專業支持,使本書得以順利問世。最後,感謝所有在翻譯過程中給予幫助的師友,他們提供的許多寶貴意見使我得以察覺自身翻譯的問題並及時改正。 李方淳 |
|||||||||||||||||||||||||||||||
注意事項: | |||||||||||||||||||||||||||||||
1. 欲選購【按篇列印】,請先購買【月旦知識庫點數】即可自行下載列印。 2. 購買【月旦知識庫】的會員,在您完成付款手續之後,我們將於一至二個工作天內,以 email 專函通知您啟用點數。 若有急需使用者,請洽客服專線 886-2-23756688 分機 502 ~ 505,我們將以「隨選列印」方式提供。 3. 線上購書到貨七日內,如對書籍內容有任何疑慮必須換貨者,請於七日內連同發票寄回本公司更換。 4. 書籍退換貨處理作業時間約十個工作天 ( 不含例假日 )。 5. 由於貨運公司送貨到府需經簽收手續,請務必留下有人可簽收之收件地址,避免貨件滯留貨運 公司延宕收件、時間損失。 6. 若您選購的書籍包含預購書,本站將採批次寄發作業,待出書後一併寄發;若需分次寄發,酌收 80 元物流處理費。 7. 2016年1月1日起,月旦知識庫點數、月旦品評家、元照電子書、月旦雜誌系列電子版不適用七天鑑賞期服務。>>詳細說明<< 8. 元照網路書店保留接受訂單與否的權利。 9. 元照網路書店客服專線:886-2-2375-6688 分機 502 ~ 5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