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旦會計財稅網
首頁 月旦會計實務研究 202503 (87期) 從文化永續觀點談文化路徑之建構與科技賦能【月旦時論】
會計雜誌,會計期刊,月旦會計實務研究

月旦品評家

月旦品評家

中文篇名

從文化永續觀點談文化路徑之建構與科技賦能【月旦時論】

英文篇名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and Technological Empowerment of Cultural Rout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Sustainability

作者

李智仁陳德齡

閱讀核心

永續發展之四大面向分別為環境、社會、經濟以文化,如何妥善保存文化資產進而將其活化,係世界各國所關切之重點。因此,「文化路徑」之探索與建構,儼然成為成就的關鍵。2016年,文化部提出建構「臺灣文化路徑」之構想,希冀以「文化路徑」概念作為跨域整合文化資產的經營模式,藉由節點與區域的串聯,強調歷史場所、人與當代生活間的文化互動、資源整合以及品牌形象,並建立一個區域、國家、國際層級的合作機制,以促進文化資產保存與永續經營;文化資產局於2019年遂辦理《產業文化路徑跨域連結及推廣計畫》,提出臺灣「產業文化路徑」之基礎論述及執行架構,形成文化資產整合的新面向。然而,我國所建構之文化路徑與相關理念之發源是否相符?所側重之價值為何?該路徑建構之重要性為何?與博物館等機構如何整合?等等,皆屬於應深究之課題。再者,文化科技之應用與文化資產保存與推廣密不可分,如何藉由科技賦能活化文化路徑,進而發揮應有的影響力,並促成地方創生與永續發展,均應予以正視。

延伸學習

未來可持續關注文化路徑如何透過科技賦能與ESG結合地方創生,例如NFT在文化資產保存與資金籌措上的應用、AI在文化敘事與數據分析的輔助角色。此外,文化路徑發展已逐漸與ESG及SDGs結合,而日本與歐洲的文化觀光及跨國合作的模式亦值得參考,以了解文化路徑如何兼顧歷史保存與國際交流。

關鍵詞

文化永續文化路徑文化資產科技賦能地方創生

刊名

月旦會計實務研究

期數

202503 (87期)

起訖頁

044-056

出版單位

元照出版公司

DOI

10.53106/252260962025030087006  複製DOI  DOI查詢

QRCode

上一篇

洗錢防制法關於虛擬貨幣的新修正規定【月旦時論】

下一篇

會計稅務服務業於數位轉型之探討【執業進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