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註冊
登入
電子期刊
月旦醫事法網
月旦醫事法網
醫法新知
醫事新知
醫事綜探
醫法品評
學協會新訊
法規命令動態
醫法判解
醫法裁判
判決快遞
全球裁判案例
閱讀判決
影音直播
研討會
專題企劃
免費/試聽
會員專屬影音
圖書/雜誌
雜誌
醫事法書訊
論著
教學資源
博碩士論文
培訓
證照
公職
升學
繼續教育
電子期刊
註冊
登入
月旦醫事法粉絲團
Home
醫法新知
醫事新知
實務講座
A+
A-
實務講座
文章發表:2022/09/02
敘事與敘事調解(實務講座)
體內至少有兩種自我:經驗自我(experiencing self)與敘事自我(narrating self)。經驗自我是我們每刻的意識,並沒有深刻的記憶力;敘事自我是負責喚起記憶、說故事、作重大決定,猶如M. Gazzaniga所說的左腦翻譯人員,忙著將過去的絲絲縷縷,編織成一篇
文章發表:2022/08/24
從醫療爭議論良好溝通為何這麼困難?(實務講座)
溝通是人際之間藉由交換意見達成許多社會活動的重要工具,人們並不自覺每日都在與許多人溝通,而且以為如此的溝通是有效的,但當爭議發生時,才驚覺原來雙方之前的溝通有許多歧見或差異,尤其在爭議發生後,彼此間原來的信任已經不復,此時的溝通不僅無法達到目的,甚至只會加深彼此間的鴻溝,醫療爭議
文章發表:2022/08/17
醫療關懷理論與實務(四):以醫療機構與社會角度探討作為總結(實務講座)
本篇著重在以醫療機構與社會的角度探討醫療關懷實務作為這一系列文章的總結,可分為主管心態、給員工的支持、團隊合作、發生爭議事件後的檢討與改進、協同關係的建立與結論。
文章發表:2022/08/10
關懷式調解與心理諮商的異與同(實務講座)
「調解」簡單的說是指中立第三人協助爭議雙方當事人,以達成相互同意之解決方法,不同的調解形式也就呈現許多不同的名詞,其不同之處主要在於調解的目的及過程。大類型的分法主要可分為問題解決型態與治療型態兩種:問題解決型態可再區分為評價型調解與促進型調解;治療型態則以轉換型調解與敘事型調解
文章發表:2022/08/03
關懷式調解以「無知態度」為有效溝通之本(實務講座)
評論一個人「無知」,通常是一件非常不禮貌的事情,含有負面、貶抑之意,但另一方面也可能指的是天真無邪之意。仔細推敲其真意,「無知」也可以是英文的“innocent”,意思是如小孩般的純白,沒有先入為主的主觀意識。在此篇文章主要是以英文「無知」(innocent)的意思為主,是一種對
Prev <
4
5
6
7
8
9
10
11
12
> Next
熱門文章
醫事新知
急診病患不遵醫囑自動出院之法律關係與醫學倫理爭議(醫法新論)
醫事綜探
2017版《日內瓦宣言》的修訂及其意義分析
醫法品評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系列講座之五:過錯、醫療損害責任及醫療事故諸概念的解析
全球裁判案例
「麻醉醫師在手術中投予患者過量麻醉劑導致死亡」之損害賠償事例(寰宇醫事裁判)
閱讀判決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106年度衛字第4號民事裁定評析
醫事法書訊
醫療訴訟の重點──從注目判例學習的醫療糾紛迴避術2
學協會訊息
藥害救濟基金會
台灣醫事法律學會
政治大學生醫倫理與醫事法律研究中心
東吳大學醫事法律研究中心
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