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出版單位:元照出版公司
月旦醫事法報告 201805 (19期)
201805 (19期)
- 器官捐贈同意權的法律與倫理議題【本期企劃】 Legal and Ethical Issues in Consent to Organ Donation
- 器官捐贈、檢驗程序可能產生的法律責任與案例【本期企劃】 Liability and Cases about Organ Donation and Examination
- 增加移植器官來源之立法政策與行政行為方案研議【本期企劃】 Proposed Legal Measures for Increasing the Supply of Organs
- 臺灣屍體器官移植邁入雙軌制【本期企劃】 The Corpse Organ Transplantation is Going to Stride Forward the Dual System in Taiwan
- 【醫療行政法】健保資料庫行政訴訟案:個資保護與健保資料之跨機關流動及二次利用【學習式判解評析】 A Case Study of National Health Insurance Research Database (NHIRD) Lawsuit: Data Sharing and Secondary Use of National Health Insurance Data between Government Agencies and the Protection of Personal Information
- 【醫療行政法】健保資料庫行政訴訟案:醫學研究與資訊隱私間的衝突【學習式判解評析】 The Administrative Litigation of the Data-Base of the Health Insurance: Conflict between Medical Research and Information Privacy
- 顱內動脈瘤栓塞術術後產生肢體障礙【寰宇醫事裁判】 Physical Disabilities of Limbs after taking an Embolization of Intracranial Aneurysm
- 告知說明義務系列:醫師之說明義務,以實質上已說明為必要【醫事法學教室】 The Series of the Obligation to Disclose: The Obligation to Disclose of the Physician, It is Necessary to Inform Materially
- 護理勞動權益:懷孕女性無意願配合夜間工作,該當「不能勝任工作」事由?【醫事法學教室】 Labor Rights of Nursing: Shall a Pregnant Woman Who Has No Volition Working at Night Be “Incapable and Incompetent” ?
- 憑權利和約定贏得尊嚴──從侵權責任法施行談衛生與健康權利保障的法律體系建構【月旦時論】 Win Dignity by Virtue of Promises and Rights ─ Starting from the Implementation of Tort Liability Law and the Regulation, Legal Systems Construction of the Protection of Rights to Medical Care and Health
- 善用數位防疫工具【醫事綜探】 The Use of Digital Technology to Prevent Epidemics
- 告別對立,走向對話【書齋】
- 判決快遞【判決快遞】 News about Judgements
201805 (19期) 企劃導讀
器官移植大未來
人體器官移植條例係於1987年所制定,此為針對人類各類器官移植所進行之立法,並揭櫫許多原則,包含禁止器官買賣原則、權益衡平原則、移植謙抑原則、採取腦死原則等。另外,按現行人體器官移植條例,目前臺灣器官來源係雙軌制,亦即源於活體與屍體(腦死)之器官,在符合法律規定的情況下,均能成為被移植之器官。可是,據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資料指出,臺灣目前等待器官移植者約計有7000人次,每年卻僅有百餘人捐贈器官,許多人在等待心臟、肺臟或肝臟中抱憾死亡。行政院衛生福利部於2017年12月26日公告「心臟停止死亡後器官捐贈作業參考指引」,希望能增加器官捐贈的來源。然而,根據國外經驗,除了腎臟捐贈確能增加外,心、肺、肝臟增加有限。本期擬從國人實際器捐需求出發,討論當前器官捐贈之倫理法律性質、比較法制之借鏡及無心跳器捐等議題。
捐贈者對於器官捐贈行為的同意,是器官捐贈合法性最重要的基礎。益思科技法律事務所劉承慶律師為文討論臺灣現行人體器官移植條例中存在的法律與倫理議題,特別是捐贈者最近親屬的同意,並以此對於相關的法律條文提出若干修正建議。
雲林科技大學科技法律所楊智傑教授說明器官移植前的捐贈與檢驗過程所可能產生的法律責任,並說明美國的統一解剖捐贈法中,對於整個器官捐贈、摘取、移植過程,賦予醫院與相關人員的責任免除規定。楊教授並以美國及臺灣的愛滋器官捐贈事件說明醫院的責任。
為增加移植器官來源,臺北醫學大學醫療暨生物科技法律研究所何建志副教授分析各種可能採行之積極性方案,也檢討各種現行法律之消極性、負面性因素,歸納各國立法及學術研究之增加移植器官來源方案。何教授特別檢討家屬可否反對屍體器官捐贈、心臟停止後死亡判定標準與改善檢察官同意程序。
最後,臺北大學法律學系曾淑瑜教授針對行政院衛生福利部公告的「心臟停止死亡後器官捐贈作業參考指引」的爭議問題,如5分鐘的等候觀察期是否足夠?為了維持移植器官的功能會增加病人的痛苦嗎?移植無心跳者之器官可以阻卻違法嗎?無心跳器捐是否符合醫療倫理?予以分析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