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有人的正義—窮人能否獲得公正審判
相關書籍 | more |
![]() |
相關影音 | more |
![]() |
內容簡介
主講人
陳虎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訴訟法系副教授
《窮人能否獲得公正審判》中文翻譯版首次在2010年由中國法制出版社出版,原名《吉迪恩的號角》,這次由北京大學出版社於2018年4月再版,期間不下6次修訂,傾注了陳虎老師近十年的專注和感情。該書講述了1961年,美國佛羅里達州一個窮困潦倒的中年男子吉迪恩,因行竊而遭到警方逮捕。因為無力聘請律師提供有效幫助,吉迪恩最終被州法院判處5年監禁。雖然文化程度不高,吉迪恩仍然意識到,法院沒有指定辯護律師的做法侵犯了自己的憲法權利,因而向聯邦最高法院提出申訴。1963年3月18日,最高法院作出裁決:“州法院應該為被控犯刑事犯罪的窮苦被告人免費提供辯護律師。”從此,在刑事案件的審理中,律師是必需品而非奢侈品的觀念開始深入人心,吉迪恩案因此成為改變美國憲法史最為經典的案例之一。
陳虎老師用《所有人的正義——貧窮被告能否獲得公平審判》為主題,將這本書背後的故事和歷史意義娓娓道來,在座的讀者都深深地被感染被震撼,“念念不忘,必有迴響”,萬事皆有因果,做,就對了。正如陳老師說:“很多事急不得,你得等它自己熟”。著書如此,治學如此,一個國家的進步,更是如此。有幸我們能親歷這個時代,見證法律的改變。
美國司法改革的歷史也是人類精神文明不斷完善的歷史。從自行辯護到委託辯護,從指定辯護到協同辯護,從有人辯護到有效辯護,貧窮被告都應當獲得公正的審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