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忠五
司法院大法官
臺灣大學法律學院兼任教授
本講座探討民法五個重要問題,探討學說的內容,並精選重要法院實務判決進行解析。
地點
台北館|元照讀書館(台北市館前路28號7樓)
主辦
元照出版公司
日期/時間18:30-21:00 | 主題 |
---|---|
第一回 線上 |
民法實例解析(影音線上版) |
第二回 4/25(五) |
表見代理實務研析 |
第三回 5/2(五) |
債權物權化實務研析 |
第四回 5/9(五) |
法人侵權責任實務研析 |
第五回 5/16(五) |
契約責任與侵權責任競合實務研析 |
讀者課後心得
黃同學
這堂實例演習課讓我收穫良多,以下是我對這堂課的幾個主要心得:
案例先行,建立正確的問題意識
老師從一開始就透過3個實務案例引導我們進入實際的法律情境,幫助我們建立正確的問題意識。每堂課從制度背景、構成要件、法律效果逐步解析,最後再回到具體的案例中逐一解答每個子題。這樣的教學方式讓我們能夠清楚掌握每個重點,並且在課堂結束前就能檢視自己對這些概念的理解。
邏輯清晰的解題框架
老師的講解精準、邏輯分明,並且強調要先在腦中建立清晰的框架,例如:誰對誰請求?依據是什麼?要件有哪些?爭點是什麼?這樣的教學方式讓我能夠有條理地思考問題,並且能更好地掌握每個要件的核心。
具體例子與實務案例解析
與傳統的抽象講解不同,老師會針對每個構成要件進行詳細的說明,並且舉出實務中的具體例子,讓我們更能理解每個法律概念在實際情境中的應用。以「表見代理」的三方關係為例,老師會用關係圖幫助我們理解,並指出常見的混淆點。
深入分析法律要件
比如在分析「相對人正當信賴」的要件時,老師指出正當信賴是指相對人須為「善意無過失」,並提醒我們要從權限外觀的性質、當事人的身分地位、先前的往來關係等角度來斟酌過失,這讓我對這一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法律條文應用
老師會清楚列出每個法律要素對應的相關法條,並且指導我們如何在實務、案例中運用這些法條。舉例來說,老師會提醒我們在處理時代理人與本人的契約關係或無因管理關係時,如何應用民法第541條1項、2項、544條、227條、173條2項等條文,並且指導我們如何理解每個法條在真實案例中的具體影響。
課程結構扎實,實務與理論並重
整體來說,課程內容紮實而有系統,老師本身又具備強大個人魅力與教學熱情,不論是在學、備考階段,還是希望深化民法素養的法律實務工作者,都能從中獲益良多。
真心推薦給每一位想要打好民法基礎、提升實戰力的你!
劉同學
在參加陳忠五老師的表見代理專題講座後,我深刻體會到學理與實務交織的魅力。
老師從民法代理制度的規範體系出發,層層鋪陳表見代理的構成要件與理論基礎,說明清晰且條理分明,使我對原本抽象的概念有了具體的理解。
特別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引用實務案例進行剖析,條文如何適用、裁判如何說理皆具體呈現,解析邏輯精確而深刻。老師亦從實務工作者的角度指出最高法院在部分見解中論述不足之處,提醒我們未來在實務操作中必須更細緻地處理相關事實與法律關係。
這場講座不僅補足了課堂知識的不足,更提升了我對表見代理制度的整體理解,誠心推薦所有對民法有興趣的同學參加此類學術講座。
余同學
〈表見代理實務研析〉透過3個經典案例細緻解析表見代理的成立要件與法律效果,訓練學生理解條文背後的實際運作與爭點意識。
透過陳教授剖析各種情境下表見代理的適用與否,學生理解表件代理構成要件的同時,能夠一併掌握遇到案例時的脈絡、論述方式,避免僅背誦條文而無法靈活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