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從周
內容簡介
 

主講人

吳從周│臺灣大學法律學院特聘教授

民事實務之當前論爭課題

【講綱】

講題一:民法方法論之實務觀察--最高法院106年度第5次民事庭會議決定
講題二:民法釋義學之實務觀察
講題三:民法實務之當前論爭課題--附論:違章建築

發表日期:2018年05月

 


再訪兩個實務難題:借名登記與違章建築

【簡  介】
借名登記與違章建築是我國實務上難解的兩大習題,借明登記由於形式所有人與實質所有人不一致,易造成交易秩序的困擾;而違章建築,除影響居住品質、危害公共安全外,由於無法辦理保存登記,更造成民事交易上之障礙,此兩大難題正需要透過學界、實務的交流,尋找正確的解決管道。
內容包含:本講座從最高法院與學說角度論析借名登記契約之意義、性質、內部效力、外部效力與舉證責任,並介紹韓國「不動產實名登記法」作為我國法之參考;另外,從違章建築之意義、事實上處分權之創設與法律地位的學說爭論加以論述,並介紹韓國的習慣法物權,期能對此實務難題提供一個嶄新的思考方向。

【講  綱】
壹、認真看待不動產借名登記契約
 一、楔子:「勇哥炒房案」之震撼與反省
 二、再訪:最高法院與學說見解之基本論述
 三、啟發:韓國「不動產實名登記法」
 四、反思:貫徹有權處分說抑制不動產借名契約
貳、嚴格對待違章建築-特別思考將違章建築視為習慣法物權之可行性
 一、違章建築之意義
 二、事實上處分權之創設
 三、「事實上處分權」之法律地位
 四、「事實上處分權」之法律地位的學說爭論
 五、暫時結論:事實上處分權只能是事實上處分權

發表日期:2014年09月

 


近年來幾個重要民事裁判回顧與評析──違章建築與動物之法律地位

  本週分享吳從周教授在『近年來幾個重要民事裁判回顧與評析--違章建築與動物之法律地位』講座中,為讀者探討『違章建築、習慣物權與不當得利』,究竟違章建築是習慣法物權或具有財產權?「占有」違章建築構成非給付型態不當得利返還之客體?由吳從周教授來解答。

發表日期:2020年11月

 


【課程特色】
  • 1.最新實務見解補充
  • 2.新興法律議題評析
  • 3.以三段論法清楚分析法院見解
  • 訴之聲明之案例探討父母與成年子女法律關係-從法律繼受與法律比較觀點分析最高法院民事大法庭重要裁定選析—原住民保留地借名登記效力、共有人違反優先承買通知義務、抵銷抗辯併計上訴利益等議題研究債編總論

    完整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