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凱峰李坤璋
發表日期:2023年04月12日
影片長度:約2小時30分鐘
內容簡介
【講座資訊】
公開發行公司之經管階層舞弊係我國金融刑事案件的重要類型,常見舞弊手段係藉由虛偽交易模式達成背信或併掏空公司資產之舞弊目的,其中又以虛進虛銷之循環交易最為常見,通常涉及之罪名有:證券交易法之財報不實罪、背信或侵占罪、使公司為不利益(非常規交易)罪。然關於不實入帳所導致的財報不實,尤其是在國際貿易常見之三角貿易或背帳期交易之下,針對行為人所經常提出之類似抗辯,司法機關應以何種基準判斷是否屬虛偽交易之不實入帳,在司法審判上常生爭議,有待釐清。就此,司法是否可藉助於會計學之理論及實務獲得啟發,發展出堅實且有說服力之判斷方法論,並將之適用於個案,值得進一步分析討論。
主講人
紀凱峰|臺灣高等法院金融專庭法官、臺灣法治會計學會會員

李坤璋|東吳大學會計系教授、臺灣法治會計學會理事長

【講 綱】
案例介紹:三角貿易與背帳期抗辯證交法財報不實罪之構成要件分析:不實入帳之認定依據會計學之啟發:重經濟實質而非法律形式、主理人與代理人與法學之交會:通謀虛偽意思表示與危險負擔案例分析與討論財報不實罪的法庭攻防焦點探討財經犯罪的點線面-訴訟策略分析財報不實損害賠償訴訟的進展與反思—最高法院110年度台上字第2717號民事判決及其相關判決財報不實案件司法實務認定之會計師責任行為態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