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明昕內容簡介
主講人
林明昕|臺灣大學法律學院教授


行政爭訟法實例研習─地方自治權保障
自從2000年7月1日施行行政爭訟法新制以來,已歷20年。這20年來,隨著人民權利意識的高漲,實務上行政爭訟之運用也愈趨普及。但即使如此,究竟如何打行政官司,依然困擾著準備尋求權利救濟的人民,以及可能被告的機關。因此本講座擬以最 高行政法院107年度判字第89號判決為例,說明行政爭訟法應如何正確地理解與操作。此外,由於本件案例所涉為地方自治團體的自治權問題,因此本講座也將同時說明,自治權有無受到行政爭訟制度的保障。
【講綱】
一、行政爭訟法概說
(一)「行政訴訟」與「訴訟先行程序」
(二)訴訟之「裁判標準」與「裁判程序」
(三)訴訟之「合法」及「有理由」二、訴訟權能
(一)權利侵害與訴訟權能
(二)權利有無之判斷
(三)最高行政法院107年度判字第89號判決評釋 三、訴訟類型
(一)行政行為與訴訟類型
(二)訴訟類型之分類
(三)中央對地方之各種干預手段發表日期:2020年08月
行政訴訟法之都市計畫審查程序
基於司法院釋字第742號解釋意旨,立法院修正了行政訴訟法,增加第2編第5章「都市計畫審查程序」之規定(第237-18條至第237-31條),預定自今(2020)年7月1日起施行。
本講座由實際參與此次法律修正草案之擬定工作的學者,說明如何正確理解與操作行政訴訟法上新增的都市計畫審查程序。
【講綱】
一、都市計畫審查概說
(一)都市計畫之「法規」性質
(二)都市計畫審查作為行政法院之「法規審查程序」及其類型
(三)行政法院在「都市計畫審查程序」外對都市計畫之審查二、都市計畫審查程序之審判
(一)主觀訴訟性質之實體裁判要件(合法性要件)
(二)客觀訴訟性質之實體審查標準(有理由要件)
(三)都市計畫審查之裁判及其效力三、都市計畫審查程序之進行
(一)都市計畫審查程序作為特殊之「高等行政法院通常訴訟程序」
(二)都市計畫審查程序之參加與陳述意見
(三)都市計畫審查程序之暫時權利保護發表日期:2020年07月
地方自治與憲法訴訟
從中央對地方之監督的必要性,談到地方自治團體如何利用一般司法救濟,以及憲法訴訟,來確保各地方自治團體的自治權。
【講綱】
地方自治之內涵地方與中央之關係中央對地方監督之法理地方自治團體之權利類型地方自治團體在憲法上之權利地方自治團體之權利受侵害時如何救濟憲法訴訟與自治權保障地方自治團體之一般訴訟與憲法訴訟地方制度法上關於大法官釋憲規定之問題憲法訴訟法第七章之新規定發表日期:2023年08月
【課程特色】1.圖解式分析行政法院審查模式2.透過案例說明行政爭訟法的理解與操作3.憲法訴訟法新制介紹行政爭訟法實例研習 — 地方自治權保障中央立法與地方自治:何者構成對方的憲法界限憲法裁判之效力及其對司法案件之影響進入深水區的釋憲制度──簡評憲法訴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