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加入會員  | 購物車 |  購書服務 |  會員專區 |  會員Q&A |  書店公告 |  教師資源 |    sitemap 

元照

高級檢索

新書閱讀

研討會新訊

 看更多2024年月旦釋讀
發佈日期:2024/06/12
◎本篇完整內容刊登於:月旦法學教室第260期(2024.6)

課予義務訴訟之違法性審查──以規範變更為討論中心
周佳宥/中國文化大學法律學系教授
本文探討課予義務訴訟中若規範變更,應如何裁判,本文認為在法律無特別規定時,應基於有利人民之法律適用原則,判斷適用新舊法之適用。

關鍵詞課予義務訴訟、裁判基準時、從新從輕原則、禁止溯及既往

拋棄繼承之溯及效力與繼承資格──評臺灣高等法院暨所屬法院94年法律座談會民事提案第7號
鄧學仁/中央警察大學法律系教授
本文針對拋棄繼承的溯及效力與繼承資格為討論,並說明高等法院暨所屬法院94年法律座談會之實務見解。

關鍵詞拋棄繼承、代位繼承、再轉繼承、繼承人、繼承順序

解釋與適用──當場激於義憤
謝開平/高雄大學財經法律學系副教授
本文深入探討刑法第294條「違背義務遺棄罪」之規範要旨與構成要件解釋,並為實例操作。

關鍵詞遺棄罪、不作為犯、不為扶養

實話實講――警詢違法競合
王士帆/臺北大學法律系教授
本文探討詐欺詢問、違反緘默權告知義務、違反通知法扶義務時,自白的證據能力的問題。

關鍵詞告知義務、緘默權、辯護人協助權、證據禁止

發行新股與公開發行公司之界線
戴銘昇/輔仁大學法律學系教授
本文探討何謂「發行新股」的相關法規範,並評論公司法與證券交易法的法規不一致問題。

關鍵詞發行新股、發行、公開發行、不公開發行、公開發行公司、募集、私募

不屬於勞基法上工資的「績效」獎金
林更盛/東海大學法律學院教授
本文針對「績效獎金」是否屬於勞基法上「工資」進行討論,認為仍舊取決於所謂「勞務對價性」與「給與經常性」。

關鍵詞工資、勞務對價性、給付經常性、績效獎金

關於《制止向恐怖主義提供資助的國際公約》的若干解釋和適用問題
陳貞如/政治大學法學院副教授
本文探討制止向恐怖主義提供資助的國際公約(ICSFT),本文評論國際法院2024年就烏克蘭於2017年控訴 俄羅斯,屬國際法之重要研究成果。

關鍵詞《制止向恐怖主義提供資助的國際公約》、資恐、烏俄戰爭、上游行為

當頭棒喝──2023年司律二試刑法試題解析
蔡聖偉/臺北大學法律學系教授
本案例為2023年司法官暨律師考試第2試刑法試題,其中的重點為:相關罪名(特別是強盜罪、違反意願猥褻罪、誣告罪、誹謗罪)的審查內容、開放性建物概括同意的射程範圍、凶器的認定爭議、共同正犯關係於著手前脫離的要件、預備階段中止的評價、正當防衛行為的必要性認定、誹謗罪的不罰要件,以及重罪未遂與其所包含之輕罪的既遂犯二者間如何競合等問題。

關鍵詞著手前脫離、預備階段之中止、凶器、正當防衛、誹謗罪

公法類
本期公法類實務選編共收錄7則,計有憲法法庭判決2則,涉及公然侮辱罪案。最高行政法院判決2則,涉及行為責任與狀態責任之概念外,另亦涉及重大過失應如何解釋之問題;行政處分附款之相關爭議。高等行政法院高等庭判決3則,涉及我國國民與其配偶之家庭團聚權,進一步思考何謂「共同生活」;公法上不當得利之概念外,亦涉及課予義務訴訟及一般給付訴訟功能之分野;行政機關是否應職權調查證據,並對人民違法事實之存在負舉證責任,值得讀者思考。


民事法類
曾品傑/中正大學財經法律學系教授主編
本期共選錄10則民事法實務見解,其中值得留意之裁判有三。首先,最高法院112年度台上字第333號判決揭櫫,按遞延性商品(服務)之預付型不定期繼續性供給契約,因對於契約雙方具長期拘束力,情事變化發生有高度可能性,為保護相對於企業經營者處於弱勢之消費者,應賦予後者任意終止之權利,且如消費者終止契約,企業經營者應將價金總額扣除消費者已受領之商品或服務的對價或必要費用,並返還剩餘金額,始符公平。其次,最高法院111年度台上字第339號判決表示,商品因本身缺陷或欠缺安全性,致毀損、滅失或不堪使用而生之財產上損失,因與消費者之健康與安全保障無直接關係,非消保法第7條商品責任之保護範圍,消費者另得依民法瑕疵擔保責任或債務不履行等規定請求賠償。末者,最高法院113年度台簡抗字第5號裁定指出,為尊重未成年子女之程序主體性,酌定未成年子女權利義務之行使負擔等家事非訟程序,除非有未成年子女陳述之障礙(如因時間急迫未及使之陳述、年幼尚無表達意見能力、居住於國外一時無法使之陳述、所在不明事實上無法使其陳述等),或有相當理由認為使之陳述意見為不適當(如子女畏懼表態等)之例外情形,應使未成年子女有表達意見之機會。


刑事法類
本次實務選編,共計有7則判決。實體法部分,有單獨宣告沒收制度之程序區別;虛偽登輸「舉發交通違規」是否足生損害於警政署對「車籍資訊系統」管理之正確性;著手之認定標準。
程序法類,包含法院依職權開啟第三人沒收程序;無效律師協助之構成要件為何。



◎本篇完整內容刊登於:月旦法學教室第260期(2024.6)


 看更多2024年月旦釋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