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發佈日期:2024/10/04 |
建立有效司法證據的關鍵基礎──落實數位證據管理
摘要
隨著數位時代來臨,更多數位證據進入司法審判程序。2019年英國倫敦警察廳指出9成犯罪涉及數位證據 ,而美國奧克拉荷馬州於2023年產出達258.44 TB的證物容量,預計2024年數位證據量會再翻倍成長;該州總檢察長指出科技的快速進步使鑑識越來越重要,而且伴隨著人工智慧革命,鑑識變得更具挑戰性 。
關鍵詞: 數位證據 、 數位資料管理 、 營業秘密存證 、 司法聯盟鏈 、 b-JADE證明標章
本文目次
壹、前言
貳、有效管理才能發揮科技存證效益 參、官方的參與是強化數位證據信任的重要因素 肆、以聯盟鏈兼顧數位證據上鏈的可信與管理衝突 伍、b-JADE證明標章強化司法聯盟鏈運作 陸、結語——強化b-JADE數位資料管理以順利接軌司法聯盟鏈 本文試讀
壹、前言
隨著數位時代來臨,更多數位證據進入司法審判程序。2019年英國倫敦警察廳指出9成犯罪涉及數位證據 ,而美國奧克拉荷馬州於2023年產出達258.44 TB的證物容量,預計2024年數位證據量會再翻倍成長;該州總檢察長指出科技的快速進步使鑑識越來越重要,而且伴隨著人工智慧革命,鑑識變得更具挑戰性 。
我國也同樣面臨相同爭議,內政部警政署指出近年來各種新型態網路科技犯罪日益漸增,而且於2018年至2022年間,網路犯罪發生數每年均發生超過1萬2千件,於2022年時甚至達到1萬6千件 ,其中詐欺案占比最高。另外依法務部調查局統計,於2018年至2022年間的現場搜扣數位證據件數、鑑識證物件數與證物容量基本上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如於2022年時,現場搜扣的數位證據件數已達3千1百多件,而且鑑識證物亦達到3千5百多件,總證物容量達到1,157.51 TB 。 而且隨著司法業務的數位化程度提高,不只當事人提出的數位證據是否為原檔資料存疑,律師函有被冒名發函的風險。在各類數位證據、律師函及訴訟文書等司法數位資料都難以避免可能發生內容被質疑偽變造的情況下,過往數位資料如何證明從生成至法院舉證過程都能維持正確真實,在實務做法上非常耗時且不同機關構間仍有落差。但目前在司法聯盟鏈組成機關的共識下,數位資料須符合b-JADE證明標章之管理標準,已成為將數位證據上鏈於司法聯盟鍵應符合的基本要求。律師事務所若能建立或強化內部數位資料管理流程,確保本身或客戶的數位資料在其生成、取得、傳輸過程一致可信,將順利接軌司法聯盟鏈。更能藉由自身經驗協助客戶強化數位資料的鏈下管理,提升增加數位證據被法院採納的機會。因為終究司法聯盟鏈在意的並不是數位證據是否有上鏈存證,而是資料上鏈前是否是在可接受的標準下,受到可信賴的數位資料管理。 貳、有效管理才能發揮科技存證效益
證據真實性是爭訟攻防的重點之一,對於容易被刪改的數位證據,其生成、傳輸、儲存過程無一不被爭訟雙方放大尋找可能的攻擊機會,故如何被法院認定其為可信,將是各方關切焦點。以中國大陸為例,中國最高人民法院於2018年發布「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網路法院審理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首次承認經區塊鏈存證的數位證據可以用在網際網路案件,同時亦明確要求網路法院針對數位資料之證據,需要著重審查「數位資料生成、傳輸、儲存過程的真實性」,如數位資料相關的人員、內容、時間、環境等 。嗣後中國大陸於2019年發布「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進一步明定民事訴訟程序中,對於數位資料真實性的判斷因素 。後續更於2021年發布的「人民法院在線訴訟規則」,針對區塊鏈存證數位資料的真實性,制定原則性規定,即經核驗一致者,法院可認定該證據上鏈後,未經竄改 。
著作推薦影音推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