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加入會員  | 購物車 |  購書服務 |  會員專區 |  會員Q&A |  書店公告 |  教師資源 |    sitemap 

元照

高級檢索

新書閱讀

研討會新訊

 看更多2024年月旦釋讀
發佈日期:2024/11/08
◎本篇完整內容刊登於:月旦法學雜誌第354期(2024.11)

本月企劃:憲法法庭新近重要判決

涉外親權事件之準據法及相關國際公約之適用
──論憲法法庭111年憲判字第8號判決中關於國際公約之適用
許耀明/政治大學法學院教授
111憲判8【改定親權事件暫時處分案】屬臺灣實施憲法訴訟法以來,第一則「裁判憲法審查」之判決,具備里程碑意義。本文評析該案中關於適用「國際公約」之相關問題,並介紹兒童權利公約、兒童誘拐公約等相關議題。

關鍵詞111憲判8、兒童最佳利益、兒童權利公約、海牙兒童誘拐公約、涉外親權

「比例原則」與「平等原則」作為法規範合憲性審查基準的差異
──以憲法法庭113年憲判字第6號判決為說明
吳信華/中正大學法律學系教授
113憲判6【消防警察人員類別考試身高限制案】,憲法法庭判決以「平等原則」為由認為該規範違憲,本文分析由比例原則或平等原則作為立論點各自之良窳,對於憲法法庭判決理由進行檢討分析。

關鍵詞應考試服公職、消防員、比例原則、平等原則、113年憲判字第6號判決

教師身分變更的行政救濟
──憲法法庭111年憲判字第11號判決後實務的新發展與挑戰
楊坤樵/司法院行政訴訟及懲戒廳調辦事法官兼副廳長
111憲判11【公立大學就不續聘教師之再申訴決定提起行政訴訟案】,本文則從司法界視野,整理並評析相關學理與實務在該憲法法庭判決作成後之相關立場,亦說明可能的其他發展。

關鍵詞憲法法庭111年憲判字第11號判決、教師解聘、停聘、不續聘、行政契約

情事變更原則
──兩岸規則之比較
彭鳳至/前司法院大法官
本文延續彭鳳至前大法官對「情事變更」的一系列研究,在其對於德國法和臺灣法的情事變更為比較後,本次比較中國大陸與臺灣的情事變更規定,再以德國法的若干發展與理論穿插比較、提出可研究的議題,乃對於情事變更原則的指標性研究成果。

關鍵詞中國大陸民法第533條、臺灣民法第227條之2第1項、德國民法第313條、情事不變條款、法律行為基礎學說

對於我國虛擬資產現貨ETF監理之相關法律問題探討
郭土木/輔仁大學法律學院榮譽講座教授
在區塊鏈技術推出後,虛擬資產成為新興的投資工具,惟國家對此仍有高度管制。隨著時代發展,已推出虛擬資產現貨ETF,本文探討相關法律問題與比較法上之發展。

關鍵詞虛擬資產、指數股票型證券投資信託基金、境外基金之方式,證券商複委託業務

歐洲聯盟核子保防法制之新發展
李貴英/東吳大學法學院特聘教授、歐盟莫內講座
探討歐洲聯盟及其會員國執行核子保防作業之相關規範,說明Euratom之相關規定與核子保防規則之相關修正、執行,期望能提供核子保防法制部分參考。

關鍵詞歐洲原子能共同體、核子保防、物料平衡區、核物料料帳與控制區域系統

評限制對保險契約權利為強制執行之立法草案
──以2024年6月預告之保險法第174條之2草案為中心
葉啓洲/政治大學法學院特聘教授
趙學斌/政治大學法學院博士生、執業律師、淡江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兼任講師
最高法院108年度台抗大字第897號裁定謂:「執行法院於必要時,得核發執行命令終止債務人為要保人之人壽保險契約,命第三人保險公司償付解約金。」為此,主管機關提出「限制對保險契約權利為強制執行之立法草案(保險法草案第174-2條)」,本文從學理角度論述責任財產豁免執行之理論基礎與現有規範,並評析此一立法草案。

關鍵詞保險契約、強制執行、解約金、保險給付、生存保障

雙重股權結構在中國大陸的規範本土化與制度續造
曹 凡/中國政法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博士後流動站研究人員、中國政法大學商業法律與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
探討「雙重股權結構」,即公司在發行普通股外,亦發行其他表決權股份,從而形成之股權結構。本文以中國大陸的經驗為中心,說明相關議題。

關鍵詞雙重股權結構、表決權差異安排、股東異質化、公司融資、公司治理

涉外債權契約之法律適用問題研究
──以近年來臺灣司法裁判為中心
林恩瑋/東海大學法律系教授
探討涉外民法第20條的射程範圍以及相關適用問題,亦分析相關實務見解。

關鍵詞涉外契約、準據法、當事人意思自主、法律適用、衝突法

土地法裁判精選:承攬人抵押權之登記
陳立夫/政治大學地政學系兼任講座教授
民法第513條規範之抵押權,學說上稱「承攬人抵押權」,本條規範之「預為抵押權之登記」在不動產登記行政上具有重要意義,乃跨民法與土地法之議題;本文從土地法角度切入,論述學理,並佐以重要實務參考。

關鍵詞承攬人抵押權、承攬關係報酬額、抵押權登記、預為抵押權登記、優先受償權

Expert Opinions as The Most Usual Way to Prove The Content of Foreign Law:
An Evolving Attitude towards Them
(專家意見作為證明外國法內容的最常見方式:不斷演進的態度)
Carlos Esplugues Mota/西班牙瓦倫西亞大學國際私法學教授、2023年臺灣大學法律學院蔡萬才法學講座教授
探討比較法上面對外國法議題時,應否與如何審酌、參考專家意見的複雜問題。

關鍵詞外國法、外國法適用、專家意見、習俗證明(Certificat de coutume)、國際私法

◎本篇完整內容刊登於:月旦法學雜誌第354期(2024.11)


 看更多2024年月旦釋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