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發佈日期:2025/04/23 |
◎本篇完整內容刊登於:月旦法學雜誌第357期(2025.2)
本月企劃:環境保護與行政爭訟
行政訴訟假扣押制度之裁判分析
──以廢棄物清理法第71條假扣押之實務困境為中心 黃俊杰/中正大學財經法律系特聘教授
因廢棄物清理法的條文規範,使得行政機關不易發動假扣押。本文針對此一問題進行探討,評析實務見解,並探討可能的解方。
關鍵詞:行政訴訟、假扣押、釋明、廢棄物清理法、行政執行法
從環保案件談行政罰法第27條的時效制度
王韻茹/中正大學法律學系教授
行政罰法第27條之裁處權時效之起算時點,始終困擾實務界。本文整理學界相關研究,提出諸種觀點,以利實務操作。
關鍵詞:裁處權時效、行為終了時、繼續犯、狀態犯、不作為犯
環境保護與宗教行為之衝突與調和:以萬神齊聚‧眾神之都
──臺南市「宗教優質化政策」之實踐經驗為中心 廖欽福/高雄科技大學科技法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針對宗教信仰自由進行本土化的研究。參考宗教學、社會學的研究成果,提出法學上應當如何看待宗教信仰自由之建議。
關鍵詞:宗教自由、宗教儀式、宗教優質化政策、廟會與繞境、低碳城市
論「噪音補償金」、「場站降落費」與「航空站回饋金」之性質與正當性
王服清/雲林科技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教授
本文從德國法觀點,介紹「具有徵收效力侵害的損失補償」、「侵害非財產權的損失補償」、「特別公課」,並由此討論噪音補償金、場站降落費、航空金回饋金之定性。
關鍵詞:具有徵收效力侵害、公益犧牲補償請求權、規費、社會補償、特別公課
淨零轉型趨勢下的地方自治
──兼評臺南市淨零永續城市管理自治條例草案 吳明孝/義守大學公共政策與管理學系助理教授
從憲法架構出發,探討氣候變遷的權限劃分,並盤點相關法規之有待改進之處。
關鍵詞:地方自治、淨零轉型、自治條例、永續發展、氣候變遷因應法
2024年臺南市政府環保法制研討會會議綜述
趙卿惠、陳鴻震、蔡群立、楊璿圓、吳明孝、李惠宗、許登科、李明鴻、黃俊杰、王毓正、張雍制、姜淋煌、廖欽福、吳行浩、朱玫瑰、陳幸芬、林健三、蔡雪苓、王服清、廖宗聖、黃建元、王效文、王韻茹、陳信安、黃王裕
研討會聚焦環保法制,與會學者提供學理上的解決方式,期能回饋實務。本場精彩講座實錄歡迎前往《月旦品評家》觀看:http://qr.angle.tw/pks。
關鍵詞:廢棄物清理法、假扣押、氣候變遷因應、噪音補償金、裁處權時效
憲法法庭113年憲判字第9號判決評析
──聽取總統國情報告部分 廖義男/臺灣大學法律學院兼任教授
憲法法庭作成113憲判9判決,處理本年度憲政爭議,並認為總統並無向立法院為國情報告之義務。本文認為從權力分立的角度,有不同論證空間。
關鍵詞:權力分立與制衡原則、責任政治、總統為最高行政首長、總統職權之行使及其監督、總統國情報告
性隱私與不實性影像之刑法規制
王皇玉/臺灣大學法律學院特聘教授
說明在資訊化時代,應如何面對性犯罪。臺灣112年修正刑法相關條文,本文以解釋論與案例說明的方式,提出對於這些條文的解釋方式。
關鍵詞:性影像、性隱私、深度虛偽、復仇性色情
所謂確認過去法律關係(基礎事實)之訴
──從最高法院近期裁判談起 陳瑋佑/臺灣大學法律學院教授
本文以最高法院晚近相關裁判為中心,觀察臺灣法之發展,兼比較若干外國法,嘗試論證「過去法律關係」在一定條件下,可作為「法律關係基礎事實」具有確認標的適格。
關鍵詞:過去法律關係、現在法律關係、法律關係基礎事實、確認標的適格、確認利益
家事事件之兒童意見
──日本觀點 西谷祐子/日本京都大學法學研究生院教授
憲法法庭111憲判8作成後,臺灣兒少權益受到學理與實務重視。本文介紹日本法的相關運作與發展,並說明兒童誘拐公約與兒童保護公約的制定目的。
關鍵詞:兒童表意權、海牙兒童誘拐公約、兒童慣常居所地、兒童律師、111年憲判字第8號判決
影響力交易與不容許的利益請託
──德國新刑法第108f條 Till Zimmermann著/德國杜塞道夫大學法學院教授
許恒達 譯/臺灣大學法律學院教授 說明德國不容許之利益請託罪之發展,提供臺灣立法參考,並了解比較法發展動態。本場精彩講座實錄歡迎前往《月旦品評家》觀看:http://qr.angle.tw/w7h。
關鍵詞:賄賂、政治貪污、聯合國反貪腐公約第18條、影響力兜售、影響力交易、遊說、不容許之利益請託
◎本篇完整內容刊登於:月旦法學雜誌第357期(2025.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