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玟婷
偏頭痛(migraine)並非是指單側頭痛,它具有許多的特徵,患者經常有噁心嘔吐的現象,並且會怕動、怕光、怕吵。許多誘因會引發偏頭痛,像是壓力大或失眠,有的時候會由味覺或視覺引發。當接觸到某些刺激,或中樞神經系統有一些週期性變化時,就可能使腦部血管突然收縮或擴張,造成偏頭痛的情況。
國內偏頭痛盛行率約9.1%,推估全臺有多達150萬人飽受偏頭痛所苦,男、女比例約1比3,患者發作時每年平均需請假2天,其中有約1.7%嚴重型偏頭痛患者,一年嚴重頭痛天數恐多達84天,嚴重影響生活。偏頭痛臨床治療上可分為去痛性及預防性用藥,偏頭痛患者在發作前或輕微頭痛時,若能即時給予治療,抑制疼痛效果可達60、70%,但拖到中、大痛才介入治療,抑制效果恐降至30%;然而,台灣多達90%的患者在發作前都沒有任何徵兆。
為此,台北榮總與交通大學聯合團隊耗時3年研究,研發出乾式電極無線腦波帽,針對約40名患者進行腦波偵測,搭配患者頭痛紀錄,成功發現其中關連性。研究顯示,患者在發作前72小時,腦波會出現細微變化,可做為偏頭痛發作前的重要指標,且準確率高達8成,也是全球首次找出以腦波預測偏頭痛的方法,未來可望開發成行動裝置,透過即時監控、預測偏頭痛發生,並且趕在發作前,以藥物或神經調節術抑制偏頭痛發生。
本次的研究為全球性領先成果,未若能應用在臨床或患者生活中,勢必能為患者大大提升生活品質。
資料來源
- 20190622領先全球 北榮、交大團隊找出偏頭痛預測關鍵。
- 20090622腦波預測偏頭痛 準確率8成。
- 20190623腦波帽預測偏頭痛 準確率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