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註冊
登入
電子期刊
月旦醫事法網
月旦醫事法網
醫法新知
醫事新知
醫事綜探
醫法品評
學協會新訊
法規命令動態
醫法判解
醫法裁判
判決快遞
全球裁判案例
閱讀判決
影音直播
研討會
專題企劃
免費/試聽
會員專屬影音
圖書/雜誌
雜誌
醫事法書訊
論著
教學資源
博碩士論文
培訓
證照
公職
升學
繼續教育
電子期刊
註冊
登入
月旦醫事法粉絲團
Home
醫法新知
A+
A-
醫事新知
美國法下原開發藥廠與學名藥廠在藥品警告責任的競合與發展(醫法新論)
「是藥三分毒」,藥品為提供人民治療或減輕、診斷、預防疾病的必要物質,但就藥理學角度言之,每種藥品有其療效,亦有其副作用(或稱不良反應)。因此,不論藥品的臨床試驗、製造、銷售與開立處方,均有國家以藥事法規進行監理與管制,以
論醫療體系中愛滋資訊之蒐集與揭露──以美國法為鑑(醫法新論)
早期愛滋病致死率極高,感染者又常與性氾濫、毒品使用等連結,使愛滋病的汙名化非常嚴重,而愛滋資訊所傳遞出來的社會意涵,使感染者在就醫時也同樣地被不公平對待。事實上存在於白色巨塔中的愛滋歧視,也影響了臺灣對於愛滋資訊5在醫療
醫事綜探
美國遠距醫療系統對新冠肺炎疫情之因應
浥昕 摘要 遠距醫療服務可通過增加社交距離來促進大流行期間的公共衛生緩解策略。透過減少潛在的傳染源暴露,這些服務對於醫護人員和患者是更安全的選擇。藉由最大程度地減少患者對醫護機構的激增需求,減少醫
新冠肺炎流感化?季節轉換應加強防範
新冠肺炎自2019年起疫情延燒已屆一年,依據過去流行病學經驗,新興病毒在爆發後2至3年後會因群體免疫及與宿主(人)的相互影響,而使得新興病毒毒性減弱,但傳播能力可能加強,逐漸成為常態季節性流行病。
醫法品評
《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有關疾控機構的內容
去年底疫情应对以来,如何重新设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作用机制,成为热门话题。那么,《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中有关疾控机构的内容情况如何?我们就再做一个梳理。
《法學領域學科交叉的難題與出路——以衛生法學為例》(原創 王晨光 廌觀 5天前)讀後感言
我国全面推进法治国家建设的战略对法学交叉学科和新领域法学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法学如何进入新的社会领域,如何进行深入的交叉学科研究?本期特选清华大学王晨光教授的《时代发展、学科交叉和法学领域拓展——以卫生法学为例》(载
全球裁判案例
頸椎手術術後患者病情惡化,法院採「概括的事實認定」判定醫師有過失(寰宇醫事裁判)
原告患者X曾於1988年及1990年發生車禍,後因脊髓型頸椎病(cervical myelopathy)衍生之下肢肌力低下、痙攣(spasticity)、步行困難等後遺症,於1991年被診斷為身體障礙者第二級程度。
病理診斷錯誤不必然就是重大醫療瑕疵(寰宇醫事裁判)
1996年,病患在淋浴後發現右肩胛骨( rechtes Schulterblatt)區域有一處25mm2的皮膚損害(Hautläsion),經毛巾擦乾後會流血。診治醫師J切除皮膚變化部分,註記以「會流血的痣(Naevus
醫事法書訊
Reference Manual on Scientific Evidence 科學證據參考手冊
第三版《科學證據參考手冊》透過描述關鍵科學領域的法律證據之基本原則,並提供使用證據的案例的例子,以協助法官處理涉及複雜科學和技術證據的案件。
藥事管理法制(二):醫藥分業與專利連結制度
為利於民眾早期取得安全且有效的藥品,應如何制定合理的法律程序與策略,以加速藥品上市,係為近來各國關注之焦點。不論是中藥藥材充當食品,引發了食品安全風險管控問題;偽藥造成患者對藥品安全的疑慮及供應偽藥
學協會訊息
新冠肺炎動訊
德國下薩克森邦暫停實施對從國外入境人士的全面隔離防疫措施
關於發生急性嚴重呼吸道症狀新冠病毒患者之空氣、環境接觸及個人防護
限制醫護於防疫期間出國之法源依據
高齡智慧醫療照護與財產保障政策研討會
日期:2019年11月9日(六),地點: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霖澤館3F多媒體教室(1301)
熱門文章
醫事新知
血友病患新希望:基因療法的技術性突破
醫事綜探
從DSM看自閉症診斷標準演變史
醫法品評
檢驗工具之敏感度與特異度
全球裁判案例
骨盆環案
閱讀判決
臺灣高等法院103年度醫上更(一字)字第1號民事判決評析
醫事法書訊
全球衛生法
學協會訊息
台中市醫事法學會-學術研討會
藥害救濟基金會
台灣醫事法律學會
東吳大學醫事法律研究中心
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