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加入會員  |  購物車 |  購書服務 |  會員專區 |  會員Q&A |  書店公告 |  教師資源 |    sitemap

元照


圖書
總覽

主題圖書
代理總經銷

優惠活動

近期新書推薦
當期月旦雜誌訂閱方案
紅搭綠專區
月旦知識庫購點優惠
2025元照盃:法律小論文
儒風會員招募中
高教知識庫

元照: 法律學習.研究

醫療訴訟判解評析─醫與法的交錯!

醫療訴訟判解評析─醫與法的交錯!

【主 編】林萍章.吳志正
【作 者】邱玟惠.林聿騰.邱泰錄.吳志正.廖建瑜.吳振吉.陳姵吟.石蕙慈.蕭奕弘.張文毓.陳俞沛.李貞瑩.林萍章.姚念慈.王俊彥.王乃彥.王宗倫.林書慧.邱慧洳.呂寧莉
【書 號】 5L037HA
【出版社】 元照出版公司
【出 版】 2018/05
【版 次】 1
【ISBN/ISSN】978-957-8607-30-9
【定 價】680
【特 價】612
試讀: 1
 
 
 簡介
.將近年重要醫療訴訟判決完整收錄,並區分行政、民事與刑法類型,利於檢索閱讀。
.每篇介紹判決事實概要與判決摘要,由各作者帶領讀者迅速了解判決歷審與理由,再進行評論。
.深入淺出地講解醫療上的因果關係判斷、醫療美容、病歷在證據上的地位、醫療過失認定等常見的醫療糾紛,內容實用且難易適中。
.本書作者多具有醫療與法律雙重背景,能從不同面向分析判決,更能在醫療與法律的交錯中尋求平衡。
 
 圖書目錄

林 序/林萍章
吳 序/吳志正

◎醫療行政法
‧H1N1疫苗接種救濟案(一):預防接種救濟審議小組之合法組成、預防接種救濟因果關係之認定/邱玟惠/1
‧H1N1疫苗接種救濟案(二):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因果關係之舉證責任--最高行政法院106年度判字第355號判決簡評/林聿騰、邱泰錄/19

◎醫療民事法
‧子宮全切除致腎摘除案:事實說明自己法則/吳志正/47
‧拔牙併發頸椎動脈剝離案:醫療契約定性、事實說明自己法則、表現證明法則/吳志正/63
‧美容醫學植入材質不同案:美容醫學之說明義務/廖建瑜、吳振吉/77
‧脊椎開刀致殘障案:醫療傷害賠償請求權之時效/陳姵吟、石蕙慈/105
‧胎兒肢體缺損產前超音波未檢出案:產前超音波的極限/吳志正、蕭奕弘/135
‧車禍腦傷術後照護失當案:謎樣的損害賠償範圍/吳志正、張文毓/175

◎醫療民、刑事法
‧舟狀骨骨折誤診案:中西醫學之交錯/陳俞沛、李貞瑩/221

◎醫療刑事法
‧感染性心內膜案:醫療常規與醫療糾紛鑑定/林萍章/253
‧藥源性史蒂文強森症候群案:醫師違反告知義務之刑事責任/吳志正、廖建瑜、姚念慈/269
‧急診腦出血案:病歷是證據之王嗎?/林萍章、王俊彥/307
‧氣喘病患健檢服用Inderal案:變更自訴法條/王乃彥、吳志正、廖建瑜、姚念慈/351
‧婦產科診所CPR案:急救與重傷害/王宗倫、林書慧/389
‧洗腎透析管鬆脫致死案:護理人員之刑事過失/邱慧洳、姚念慈/421
‧心導管治療手術案:心包膜填塞的結果不法/林萍章、呂寧莉/457

 作者簡介

(依文章順序排列)

邱玟惠
現 職

東吳大學法學院醫事法研究中心主任
東吳大學法律學系專任助理教授

林聿騰
現 職

衛生福利部恆春旅遊醫療副院長

邱泰錄
現 職

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法官

吳志正
現 職

優生婦產科主治醫師
東吳大學法律系兼任副教授
臺灣大法律系兼任副教授
月旦醫事法報告總編輯

廖建瑜
現 職

台灣高等刑事庭法官

吳振吉
現 職

臺大醫學系耳鼻喉科教授
新竹臺大分院耳鼻喉部暨醫學研究部主任

陳姵吟
現 職

司南聯合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

石蕙慈
現 職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法官

蕭奕弘
現 職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

張文毓
現 職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法官

陳俞沛
現 職

成功大學法律系兼任副教授
成功大學醫學系臨床助理教授
行政院衛生福利部臺南醫院中醫科主任

李貞瑩
現 職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法官

林萍章
現 職

長庚紀念醫院外科臨床教授
東吳大學法律學系醫事法講座教授
政治大學法學院兼任教授

姚念慈
現 職

臺北地方法院法官
刑事醫療專股法官

王俊彥
現 職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法官兼審判長

王乃彥
現 職

東吳大學法學系副教授

王宗倫
現 職

輔仁大學醫學院副院長 / 輔仁大學醫學系暨法律系教授

林書慧
現 職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刑事庭審判長

邱慧洳
現 職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兼中心主任

呂寧莉
現 職

臺灣高等法院法官

 
 序 文

林 序
  常有醫學生問我,一定要學法律嗎?乖乖作個有倫理的醫師不夠嗎?就以手術前的告知說明為例,病人自主權倫理的建立非常緩慢。西方世界一直到1947年,才於「紐倫堡綱領」提出「同意的合法性」乃人體實驗之基本原則。1964年,「赫爾辛基宣言」提出人體實驗時,須說明已經得到同意。然而,此時著重的是「人體實驗」時,須獲得受試者同意,方可進行。一直到1981年,「里斯本宣言」方才提出所有病人於受到充分說明後,有接受或拒絕治療的權利。然而,法律處罰未說明的醫師卻早至1767年在英國的案例。那是第一個因醫師未經病人同意而治療病人,因而被判刑的例子。也因此確定了同意書在醫療糾紛上的地位。1894年,德國最高法院於「骨癌截肢」 的判決中認為:「即使該醫療行為在醫學上係正確、成功的 處置且治癒,若未得病人或法定代理人的同意,該侵襲行為 該當傷害罪。」1905年,美國的Mohr v. Williams以及1914年Schloendorff v. Society of New York Hospital之案件認為未獲得病人同意所進行之治療係對病人身體之不法接觸與暴行(assult and battery),而對醫師課以損害賠償責任。當時,法院所關注的是醫師在開刀前需取得病人同意書,尚不注重說明。但是1957年,Salgo v. Leland Stanford以及1960年Natanson v. Kline(乳房切除後之女性病人接受鈷照射,造成胸部嚴重損傷)之案件確立了,在病人同意前,醫師負有對病人說明之義務。後者之判決更提出「就疾病之性質、治療內容、成功之可能性,或者其代替之治療、可能發生對身體產生無法預期之不幸結果之事態等,應盡可能以容易理解之言語向病人解釋、說明」。1973年,美國醫院協會通過「病人權利典章」,將Informed consent法理典章化。1990年,美國制定「病人自己決定法」(Patient Self-Determination Act)。從而,倫理(1981年的里斯本宣言)是趕不上法律的進度,而總有一個倒楣的醫師被抓來祭旗。可是,為了不讓第二個醫師踏入同一個陷阱,特定重要判決必須讓所有醫師周知。故而,了解法院判決是調整醫療行為的重要依據。
  醫學生又問,依照實證醫學(即醫療常規)行醫不夠嗎?是不夠的,2017年一個非常轟動的最高法院判決卻說「醫療常規只是最低醫療水準」。故而,了解法院判決是調整醫療行為的重要依據。
  醫學生再問,外國法院對醫療過失刑事判決皆以「重大過失」為依據,醫療法第82條也修正了,不是可以鬆一口氣了嗎?姑且不論,目前尚無引用新法的判決出來,新法是否具有「重大」意象,仍見仁見智。然而,某些重量級檢座卻說「重大在我心」。故而,了解法院判決是調整醫療行為的重要依據。
  醫學生垂頭喪氣的說,難道沒有法官堅持法律原則而判決嗎?有啊,許多最高法院法官在新竹小醫院的急診腦出血案中,堅持證據法則的用心,令人感動。被告醫師在更五審後獲得平反。故而,了解法院判決是調整醫療行為的重要依據。
  醫學生重燃生機的說,那我要從哪裡得到同一判決不但有醫學的意見,又有法學的見解呢?有啊!《月旦醫事法報告》每期都有的〈學習式判解評析〉可符合你的需要。此外,也將集結成《醫療訴訟判解評析──醫與法的交錯!》一書,方便閱覽,一次看清法院的思維。雖不至「依法行醫」,但至少能「行醫順遂、醫病和諧」!

林萍章


吳 序
  恩師  孫森焱前大法官在2005年9月寫給我的私人e-mail中曾提及:「你以醫師身分,研究醫療關係,希望能讓法官瞭解透澈,的確有必要,也是做好事。」
  這段勉勵的話,10餘年來持續地鞭策著我,於從事醫事法研究、教學與推廣時,不敢一日或忘,雖不自量力但仍勉力而為,以替醫、法間搭起溝通整合的平台為己任,冀望醫、法間,能少一點因誤會而生的仇視與對立,而多一些理性對話與良性互動,彼此合作提升醫事審判的品質,如此方能增進醫、病雙方對司法之信賴。
  每一則醫糾判決筆下,都有一位受傷害病患的身影與一位忐忑難安的醫師,判決書外還有兩個不幸的家庭,以及殫精竭慮的法院。如何記取判決事件的教訓,並讓醫、法雙方從事件中透過溝通平台而了解對方想法,正是《月旦醫事法報告》開闢「學習式判解評析」專欄的初衷。為落實此理念,在廖建瑜法官的鼎力協助下,每一期盡可能就同一則確定判決,同時邀請醫界、法學界以及司法實務界先進們分別評析,讓不同或協同意見藉此專欄進行理性思辯,彼此交流從中學習而進行深度整合。就此,忝為主編的我,要衷心對每則判決之當事人表達慰問與謝意,您們的不幸啟發了醫、法界進步的契機;此外,要感謝做成各判決的法官與評析撰文者之辛勞、以及醫事法報告工作伙伴的全力支持。
  今承蒙元照出版公司將該專欄內容集結成專書,將會是對醫事法學教育與推廣有相當大之助益,本人樂觀其成,遂為序以誌。

吳志正
2018年清明於豐原

 
 注意事項:
1. 欲選購【按篇列印】,請先購買【月旦知識庫點數】即可自行下載列印。
2. 購買【月旦知識庫】的會員,在您完成付款手續之後,我們將於一至二個工作天內,以 email 專函通知您啟用點數。
 若有急需使用者,請洽客服專線 886-2-23756688 分機 502 ~ 505,我們將以「隨選列印」方式提供。
3. 線上購書到貨七日內,如對書籍內容有任何疑慮必須換貨者,請於七日內連同發票寄回本公司更換。
4. 書籍退換貨處理作業時間約十個工作天 ( 不含例假日 )。
5. 由於貨運公司送貨到府需經簽收手續,請務必留下有人可簽收之收件地址,避免貨件滯留貨運 公司延宕收件、時間損失。
6. 若您選購的書籍包含預購書,本站將採批次寄發作業,待出書後一併寄發;若需分次寄發,酌收 80 元物流處理費。
7. 2016年1月1日起,月旦知識庫點數、月旦品評家、元照電子書、月旦雜誌系列電子版不適用七天鑑賞期服務。>>詳細說明<<
8. 元照網路書店保留接受訂單與否的權利。
9. 元照網路書店客服專線:886-2-2375-6688 分機 502 ~ 505。


元照讀書館
月旦品評家 燕大元照名家論壇
月旦知識庫 月旦經典裁判庫
月旦醫事法網 月旦會計財稅網
期刊數位服務 社群平台 讀者服務 關於元照
讀者服務專線:+886-2-23756688 傳真:+886-2-23318496 客服信箱
地址:臺北市館前路28 號 7 樓 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統編:16604673
Copyright © 元照出版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轉貼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