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題圖書
|
|
代理總經銷
|
|
![]() |
台灣專利法制與判決實證
|
|
|||||||||||||||||||||||||||||||||||
本書簡介 | |||||||||||||||||||||||||||||||||||||
我國專利權相關的司法案件,過去是由各地之地方法院與高等法院審理,在智慧財產法院成立後,相當程度地集中到智慧財產法院來審理。智財法院成立後之案例,其見解及審判品質具有指標性的主導作用,因而積極從實證及數據來探討專業法院之見解及審判品質,以及透過判決檢驗專利申請與審查之良窳,有其必要性。再者,基於產業創新和知識管理,要如何將技術研發、專利管理與權利主張進行完整結合,使實務訴訟成為專利實施之助力而非阻力,是本專書所要探討的重要課題。
以「實證檢驗審判之品質,以審判守護制度之實施」,是本書之主軸,更是我國司法發展的標竿。期待我國專利司法與行政能更上一層樓,讓這塊土地上的司法裁判成為世界典範之一,進而展現我國專利制度在全球化下的成果與價值。 |
|||||||||||||||||||||||||||||||||||||
圖書目錄 | |||||||||||||||||||||||||||||||||||||
序 文/劉尚志
第一篇 總 論 第一章 以實證檢驗審判,以審判守護制度 ──我國專利制度與審判實證分析/劉尚志、劉威克、尤謙 一、本書介紹:以實證為核心之制度檢視/3 二、我國專利審判之敘述統計分析/12 三、美國聯邦法院專利案件判決統計/25 四、台灣專利制度發展之階段/27 第二章 台灣專利侵害訴訟之探索分析 ──以智財法院民事判決為中心/陳俊元 一、研究背景/31 二、研究設計/32 三、我國專利侵害訴訟之概況/41 四、智財法院民事判決之實證研究/46 五、結 論/49 第二篇 審查與有效性 第三章 我國司法裁判之專利權利要件量化實證分析/林育苡、江浣翠、劉尚志 一、前 言/56 二、行政裁判/58 三、民事裁判/80 四、結 論/89 第四章 專利進步性要件之判決分析 ──由美國專利案例觀照台灣最高法院及最高行政法院判決/劉尚志、湯舒涵、張添榜、劉威克、尤謙 一、前 言/93 二、美國法判斷非顯而易知性之原理原則/94 三、我國專利訴訟實務之進步性觀察/99 四、我國專利訴訟案件之文獻分析/101 五、結 論/118 第五章 專利進步性判斷準則之實證研究 ──以美國KSR案之標準觀照台灣智財法院判決/尤 謙 一、問題意識──進步性判準之實務運作狀況/121 二、進步性判準之發展/123 三、實證研究──美國CAFC於KSR案後進步性判準觀察/128 四、實證研究──台灣/134 五、進步性判準之評論與再架構/139 第六章 新型專利技術報告於專利訴訟之實證研究 林卓毅、劉尚志 一、前 言/147 二、新型專利技術報告制度簡述/149 三、新型專利技術報告於訴訟中之量化實證研究/152 四、新型專利技術報告於訴訟中之質性實證研究/164 五、結論與建議/172 第七章 功能用語請求項之明確性 ──台灣判決案例研究與立法建議/郭榮光、江浣翠 一、前 言/178 二、台灣專利法及施行細則就功能用語請求項之規定/181 三、說明書中是否應載明對應於手段(步驟)功能用語之結構、材料或動作?/188 四、手段功能用語與步驟功能用語與說明書中「結構」、「材料」和「動作」之對應關係/213 五、結 論/221 第八章 民事專利訴訟程序上爭點效第三人效力之建構與發展/陳在方、尤謙 一、專利侵權訴訟特性/226 二、爭點效之第三人效力於專利侵權訴訟上之適用/227 三、我國法院實際適用情形/234 四、結論──專利侵權訴訟可擴張爭點效於第三人/243 第三篇 侵權訴訟 第九章 專利間接侵權之制度規範 ──我國判決實證研究與法制建議/王立達、陳師敏 一、前 言/248 二、專利間接侵權之概念與規範目的/249 三、美國與歐洲之專利間接侵權制度/252 四、我國間接侵權法律規範之發展狀況/260 五、我國專利間接侵權之判決實證研究/267 六、實證研究之觀察發現與法制建議/277 七、結 論/282 第十章 專利均等侵害判斷之判決分析 ──由美國專利案例觀照台灣最高法院判決/劉尚志、張添榜、陳薈穎、劉威克、尤謙 一、前 言/289 二、美國均等論規範之發展/290 三、我國專利侵權鑑定要點均等論之規範/297 四、均等論在我國法院之實證研究 ──我國專利訴訟案件之文獻分析/301 五、最高法院99年度台上字第406號判決評析/303 六、最高法院99年度台上字第1225號及101年度台上字第230號判決評析/313 七、最高法院100年度台上字第465號判決評析/319 八、結論與建議/324 第四篇 侵權訴訟 第十一章 專利侵權損害賠償之實證研究/吳靜怡 一、前 言/332 二、專利侵權損害賠償之經濟和法律基礎/333 三、美國專利侵權之損害賠償/335 四、我國專利侵權之損害賠償/354 五、結 論/386 第十二章 我國法上專利侵權賠償責任之主觀要件 ──以智財法院判決實證研究為中心/洪紹庭、王立達 一、前 言/391 二、專利侵權行為之過失責任/392 三、智財法院專利侵權主觀要件實證研究/399 四、主觀要件實務認定之檢討與建議/414 五、結 論/416 第十三章 我國專利法懲罰性損害賠償制度之發展與實務現況/楊博堯、劉尚志 一、懲罰性損害賠償之性質與功能/420 二、美國專利法懲罰性損害賠償之制度與實務現況/421 三、我國專利法懲罰性損害賠償之制度與實務現況/427 四、我國實務衡量故意標準的檢討/445 五、我國專利法懲罰性損害賠償之實務現況分析/450 六、結 論/452 第五篇 技術審查官 第十四章 技術審查官設置之實證分析/汪漢卿、李維心、姜松逸 一、研究動機與目的/460 二、研究方法及限制/463 三、各國技術專家參與專利訴訟制度簡介/463 四、量化研究分析/467 五、質性研究分析/479 六、結論及建議/483 |
|||||||||||||||||||||||||||||||||||||
序 文 | |||||||||||||||||||||||||||||||||||||
這本書的出版,有兩個主要的原因。一則台灣專利制度在我國智慧財產法院成立後,開始了新的里程碑,智財法院的相關判決,對於法制的長久建立與人民信賴,有決定性的影響,必須予以實證檢視。二來依據智財法院近年來的專利判決統計,專利權人似乎勝訴率不高,引發一些討論與批評,其中原因究竟為何,是法律制度的影響?是法官判決有問題?抑或整個專利系統有脫節的現象?這些問題的根源與答案,不是粗淺的表面數字,可以正確回應的,更不能只有批評了事,在欠缺深入的實證調查與法理論述下,無法讓制度健全地建立。
為能提升智慧財產訴訟審判效率及裁判品質,我國於2007年3月28日制定公布智慧財產法院組織法及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自2008年7月1日起施行,並於同日成立智慧財產法院。交通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基於多年發展智慧財產權及實證研究之學術能量與實務經驗,除了自1997年每年辦理全國科技法律研討會,累積及推展智財及科法的知識外,更在2014年6月27日與台灣經濟研究院,共同辦理了「我國專利法制與審判實證研討會」。
有別於2013年12月國內另一場雜亂與欠缺深度的專利研討會,我們為這塊土地在專利制度上的努力與表現,進行了專業的學理與實務分析。我們的研究,以探討專利系統的表現為出發點,也就是從研發、專利申請、專利審查,直到專利判決的智財法院與最高法院為分析範圍,尤其對於智財法院的專利判決,做了深度的檢視,以期客觀分析該法院成立6年以來的發展軌跡與成效。
6年來,智財法院的判決帶動了相關法制的起飛,而台灣對智財的重視,也成為各界矚目的焦點。而智慧財產法院成立運作後,相較於其他訴訟程序,其專業判斷與案件審理品質更受國內外矚目。特別是智慧財產專利訴訟案件,往往涉及專業技術爭點或技術判斷,制度上參照國外立法例,以民事法庭判斷專利有效性及是否構成專利權侵害;同時設置技術審查官,以協助法官釐清專業技術上之爭點。
然而國內傳統法學,對於智財法院的判決與討論,多聚焦於權利人勝訴率偏低,損害賠償額不高,技審官意見應否公開等問題,偏向形式與表面的分析,對於理論、法制與判決實證,缺乏具有深度與廣度的研究,也使得國際上對於我國法制之認識不夠深入。制度的良窳與運作之成效,受法律、社會與經濟結構,以及各種因素交錯的影響,非單一要素可解釋。法院是法制的守護者,是法律的詮釋者,亦是引領法制施行和改革的指標。
我國專利權相關的司法案件,過去是由各地之地方法院與高等法院審理,在智慧財產法院成立後,相當程度地集中到智慧財產法院來審理。智財法院成立後之案例,其見解及審判品質具有指標性的主導作用,因而積極從實證及數據來探討專業法院之見解及審判品質,以及透過判決檢驗專利申請與審查之良窳,有其必要性。再者,基於產業創新和知識管理,要如何將技術研發、專利管理與權利主張進行完整結合,使實務訴訟成為專利實施之助力而非阻力,是專利訴訟實證研究的重要課題。本書就我國專利制度發展迄今的關鍵議題,進行研究分析,包括:
本書完稿之前舉辦之「我國專利法制與審判實證研討會」,當日司法院賴浩敏院長、智財法院高秀真院長、李貴敏立委、蔡玉玲政委、智慧局王美花局長,蔡明誠教授、馮震宇教授,陳國成廳長、李得灶庭長(後接任智財法院院長)、汪漢卿庭長、蔡惠如庭長等多位法官,以及台積電方淑華法務長、邵瓊慧律師、黃帥升律師、陳啟桐律師等多位專家學者,聚集一堂,見證了台灣專利制度發展的里程碑。透過廣度與深度的分析,檢驗我國在智財法院成立以來,相關各級法院對於專利紛爭的審判品質,並從而檢視我國專利制度所展現的形貌。更進一步地,本研討會邀請對於我國產業在專利保護管理上,有多年經驗的台灣經濟研究院參與,由探究我國企業對於專利申請利用的管理制度與策略,用以觀察我國產業在研發產出、企業經營與專利品質間之關連性。
10多年來,交通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致力於跨領域的整合研究,以法學與實證研究互補,增進學術、實務及產業的交流,並延伸國內法學研究的國際視野,出版本書目的之一,即在於延續承繼上開一脈相承的優良傳統與使命。透過判決的實證分析,我們可以發現制度演變與發展的實際問題,作為制度改進的評鑑參考。
「以實證檢驗審判之品質,以審判守護制度之實施」,是本書之主軸,更是我國司法發展的標竿。期待我國專利司法與行政能更上一層樓,讓這塊土地上的司法裁判成為世界典範之一,進而展現我國專利制度在全球化下的成果與價值。
劉尚志 |
|||||||||||||||||||||||||||||||||||||
注意事項: | |||||||||||||||||||||||||||||||||||||
1. 欲選購【按篇列印】,請先購買【月旦知識庫點數】即可自行下載列印。 2. 購買【月旦知識庫】的會員,在您完成付款手續之後,我們將於一至二個工作天內,以 email 專函通知您啟用點數。 若有急需使用者,請洽客服專線 886-2-23756688 分機 502 ∼ 505,我們將以「隨選列印」方式提供。 3. 線上購書到貨七日內,如對書籍內容有任何疑慮必須換貨者,請於七日內連同發票寄回本公司更換。 4. 書籍退換貨處理作業時間約十個工作天 ( 不含例假日 )。 5. 由於貨運公司送貨到府需經簽收手續,請務必留下有人可簽收之收件地址,避免貨件滯留貨運 公司延宕收件、時間損失。 6. 若您選購的書籍包含預購書,本站將採批次寄發作業,待出書後一併寄發;若需分次寄發,酌收 55 元物流處理費。 7. 2016年1月1日起,月旦知識庫點數、月旦講座、元照電子書、月旦雜誌系列電子版不適用七天鑑賞期服務。>>詳細說明<< 8. 元照網路書店保留接受訂單與否的權利。 9. 元照網路書店客服專線:886-2-2375-6688 分機 502 ∼ 5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