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加入會員  |  購物車 |  購書服務 |  會員專區 |  會員Q&A |  書店公告 |  教師資源 |    sitemap

元照


圖書
總覽

主題圖書
代理總經銷

優惠活動

近期新書推薦
當期月旦雜誌訂閱方案
滿額贈書 / Coupon
月旦知識庫購點優惠
法律人必讀的30本精選語言書
儒風會員招募中
高教知識庫

元照: 法律學習.研究

刑事再審與救濟無辜

刑事再審與救濟無辜

【主 編】羅秉成.李榮耕
【作 者】王乃彥.朱石炎.吳燦.吳俊毅.林鈺雄.林超駿.金孟華.陳運財.陳重言.薛智仁.謝國欣.謝煜偉
【書 號】 5D409RA
【出版社】 元照出版公司
【出 版】 2016/09
【版 次】 1
【ISBN/ISSN】978-986-255-811-9
【定 價】520
【特 價】442
 
 
 簡介
  本書簡介:2015年刑事訴訟法第420條修正,放寬再審之條件,以期避免冤獄。本書共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收入關於新法解釋適用之相關討論,第二部分則為新法通過後的實務分析,第三部分則係再審法制再改革之相關研究。
  羅秉成律師、李榮耕教授編輯本書,收錄學界、實務界對於新再審法之評論,及實務運作分析,並有他國立法例之介紹,期盼透過對於己身規範及實務面的檢討,與外國法制經驗的借鏡,勾勒刑事再審法制未來的樣貌。
 
 圖書目錄

主編序/羅秉成、李榮耕


第一編 2015年再審新法
 第一章 論再審原因之增修/朱石炎
  壹、法條之增修/3
  貳、因辦案人員職務犯罪或違失之再審原因/3
  參、因發現新事證之再審原因/4
  肆、第6款修正前、後之過渡規定/10
  伍、第6款與本法第422條關係之檢討/10
 第二章 與談意見──修正刑事再審新證據之解釋與適用/吳  燦
  壹、再審新證據之要件/13
  貳、修正前,台、日關於再審新證據之適用比較/14
  參、新法之解釋──本次修法意旨在於放寬再審之條件/18
  肆、新法之適用──建立客觀透明之再審新證據審查機制/21
  伍、結語──再審新法,真能改變實務,讓我國再審制度起死回生嗎?/25
 第三章 再論發現新事證之再審事由──再審新法20問/林鈺雄
  壹、前言:再審新法之立法指示/27
  貳、事實與證據方法/30
  參、新事證之「嶄新性」/37
  肆、新事證之「顯著性」/48
  伍、證明門檻之程序問題/53

 作者簡介

主編簡介
羅秉成
現職

台灣冤獄平反協會理事長
律師
學歷
台灣大學法學院法律學研究所碩士


李榮耕
現職

國立臺北大學法律學系教授
學歷
美國印地安納大學布魯明頓校區摩爾法學院法學博士。


作者簡介
王乃彥
東吳大學法學院專任副教授
朱石炎
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榮譽教授司法院顧問
吳燦
最高法院法官
吳俊毅
國立高雄大學法律學系教授
林鈺雄
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教授
林超駿
國立臺北大學法律學系教授
金孟華
國立交通大學科技法律學院助理教授
陳運財
國立成功大學法律學系教授
陳重言
華亞協和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
薛智仁
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助理教授
謝國欣
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系助理教授
謝煜偉
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助理教授

 
 序 文

主編序


  台灣冤獄平反協會發起於2011年,成立於2012年。協會的主要發起人之一是王兆鵬老師。眾所皆知,他著作等身,篇篇擲地有聲,也深遠地影響了我國刑事訴訟法的修正。在王老師其中一本專書「刑事救濟程序之新思維」的序中,他嘗言:就再審制而言,中國傳統文化忠厚而慎刑,與其殺不辜,寧失不經,皋陶為士,三曰可殺,堯猶曰不可殺,而三宥之。若確定判決有殺不辜之疑,聖人必將廣開再審之門,慎刑而歸之於仁、歸之於忠厚也。
  然而,韶光荏苒,物換星移,時至今日,無論是在實務的操作或是在學理的研究上,我國刑事訴訟中的再審始終位處邊陲地帶,鮮少受到關注或重視。這從幾個數字,可以略見一二。自1999年司法改革以來,刑事訴訟法共歷經20餘次的修法,修正了整本法典一半以上的條文,但是在2015年前,再審法制近80年來沒有過任何實質內容的修正。也就是說,再審制度幾乎不曾為法制修正的重點。規範面如此,刑事再審也鮮少成為學理所關心。以國家圖書館的期刊論文索引所收錄的論文來說,在自1954年至2012年間,與刑事再審有關的論文共不到40篇。也就是1年不到1篇。法院運作的數據也忠實地反映了相同的景況,無論是在2015年再審新法修正前後,開啟再審的比例都一直維持著約3‰的核准率。再審開啟之難,「難於上青天」。
  刑事再審有別於一般的救濟程序,其目的(至少是目的之一)在於救濟無辜的受判決人。這是因為,審判永遠是一個在「現在」,確認「過去」事實的程序,在加上人的能力有所極限,錯誤是永遠會存在的可能,所以即使是在判決確定後,還是要保留可救濟的空間,讓可能受有冤枉者可以獲得救濟。刑事再審在過往如此地未受到關心,絕對不是因為我國刑事確定判決有著極高的正確率,完全不可能冤錯任何一個受判決人,所以相關條文無須修正,法制無須研究,聲請也無須核准。相反地,這可能是意味著對於可能遭受冤枉的一群人,長久以來的冷漠。
  刑事司法向來有著當事人主義及職權主義之爭。從比較法來說,採取任一者皆有之,也不乏改採不同程序主義者。對於兩者間的優劣,學者間著述甚多,可說汗牛充棟。但是,無論是支持何種主義者,應該都有著一條共同的底線,一條不能妥協及碰觸的底線,那就是制度的設計不能夠讓任何一個無辜之人身陷囹圄,監獄裡面不應該拘禁著任何一個清白之人。也因此,在2011年冤獄平反協會籌備之初,在救援諸多個案的同時,也戮力於制度面改革及法案的推動,目的就是要「平冤,以許一個平安的社會」,集結來自社會各個角落的力量,共創一個人人可以安居樂業,一個鐵窗後不再有任何一個無辜之人的友善環境。
  在2015年再審法制修正前後,實務界及學者多有針對再審作成論著,有分析我國相關條文者,有引介外國法制者,有評析法院運作者。本書有幸邀得朱石炎、吳燦、  林鈺雄、謝煜偉、王乃彥、吳俊毅、薛智仁、陳重言、  金孟華、陳運財、林超駿、謝國欣、羅秉成及李榮耕等多位學界及實務界人士的文章,從不同的角度檢視2015年所通過的新再審條文,並在新法運作近一年後,分析實務運作的情形,確認其是否合於新法修正的方向,以及對於實務運作的影響。此外,本書也涵蓋了比較立法例層次的借鏡,從德國、英國、美國及挪威等國家法制的觀察,期待能夠為我國刑事再審制度的規範、配套措施,以及實務運作累積素材與改革的能量。本書編著的初衷,正是基於這個理念,期盼透過對於己身規範及實務面的檢討,以及對於外國法制經驗的借鏡,可以共同勾勒刑事再審法制未來的樣貌。
  最後,本書能夠完成,衷心地感謝元照出版公司的鼎力幫忙。此外,冤獄平反協會執行長羅士翔律師及辦公室主任黃芷嫻從本書的企劃、版權處理到總成,勞心勞力,在此銘謝。


羅秉成、李榮耕

 
 注意事項:
1. 欲選購【按篇列印】,請先購買【月旦知識庫點數】即可自行下載列印。
2. 購買【月旦知識庫】的會員,在您完成付款手續之後,我們將於一至二個工作天內,以 email 專函通知您啟用點數。
 若有急需使用者,請洽客服專線 886-2-23756688 分機 502 ~ 505,我們將以「隨選列印」方式提供。
3. 線上購書到貨七日內,如對書籍內容有任何疑慮必須換貨者,請於七日內連同發票寄回本公司更換。
4. 書籍退換貨處理作業時間約十個工作天 ( 不含例假日 )。
5. 由於貨運公司送貨到府需經簽收手續,請務必留下有人可簽收之收件地址,避免貨件滯留貨運 公司延宕收件、時間損失。
6. 若您選購的書籍包含預購書,本站將採批次寄發作業,待出書後一併寄發;若需分次寄發,酌收 80 元物流處理費。
7. 2016年1月1日起,月旦知識庫點數、月旦品評家、元照電子書、月旦雜誌系列電子版不適用七天鑑賞期服務。>>詳細說明<<
8. 元照網路書店保留接受訂單與否的權利。
9. 元照網路書店客服專線:886-2-2375-6688 分機 502 ~ 505。


元照讀書館
月旦品評家 燕大元照名家論壇
月旦知識庫 月旦經典裁判庫
月旦醫事法網 月旦會計財稅網
期刊數位服務 社群平台 讀者服務 關於元照
讀者服務專線:+886-2-23756688 傳真:+886-2-23318496 客服信箱
地址:臺北市館前路28 號 7 樓 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統編:16604673
Copyright © 元照出版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轉貼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