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註冊
登入
電子期刊
月旦醫事法網
月旦醫事法網
醫法新知
醫事新知
醫事綜探
醫法品評
學協會新訊
法規命令動態
醫法判解
醫法裁判
判決快遞
全球裁判案例
閱讀判決
影音直播
研討會
專題企劃
免費/試聽
會員專屬影音
圖書/雜誌
雜誌
醫事法書訊
論著
教學資源
博碩士論文
培訓
證照
公職
升學
繼續教育
電子期刊
註冊
登入
月旦醫事法粉絲團
Home
醫法新知
醫事新知
醫學人文
A+
A-
醫學人文
文章發表:2022/07/11
我心有猛虎,在細嗅薔薇──論醫患關係工作中的理性與感性(醫學人文)
理性是看待世界的認知能力,強調的是邏輯思維的方法。它與哲學、科學高度相關。西方近代的唯理論哲學認為:理性是知識的來源,只有理性才是可信賴的
文章發表:2022/07/04
「當面」的多餘、「親自」的困局?再思考後冠時代的遠距照護(醫學人文品評)
不只是防疫能力,科技及應用的限制也在此波疫情中被重新定位,衛生福利部也因此在2020年2月10日和2月19日分別發布函釋,表示居家隔離與檢疫者,得依醫師法第11條及通訊診察治療辦法的急迫情形進行診察、開給方劑,已邁出遠距照護法規的新科技人文思考。
文章發表:2022/06/27
隔離簡史:沉默年代的無聲黑白(醫學人文)
遠離災難是人類的本能。西元前430年夏天,入侵阿提卡(Attiki)地區的伯羅奔尼薩斯人,如入無人之境,逼近目標雅典城,但他們在沿途奇怪地發現,很多雅典人一邊驚慌失措地逃離城邦,一邊不斷在路邊埋葬死者。
文章發表:2022/06/20
自由選擇的死亡與適切的死亡──談荷蘭失智婦人的死亡意念與法律判決(醫學人文品評)
「我不想活了,但我並不想死。」若說這句話就是法律目前在生死抉擇上的難解困境─非生即死,那麼,醫療照顧恰好為此提供了不同的答案。生死這件事在法律概念上被簡單的化約,但在醫療照顧上,被賦予血肉與靈魂的聲音:「我若無法再以我所希冀的樣態活著,那麼請協助我適切地迎接死亡。」此時,生死便相
文章發表:2022/06/13
新型態醫學模式下醫病溝通的敘事轉向(醫學人文品評)
隨著人類對醫學認識不斷地深入,醫學發展也經歷了不同的模式。當前,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正逐漸成為主流,該模式強調醫病間是一種相互尊重、對等與合作的關係,要求醫師不僅要具備精湛的醫學知識,還要有良好的溝通技能及人文素養,即尊重、平等和公正的態度
Prev <
1
2
3
4
> Next
熱門文章
醫事新知
膝關節軟骨在成年後即失去修復及再生能力?
醫事綜探
釋字第767號:「常見」且「可預期」藥害不得救濟之規定合憲
醫法品評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系列講座之五:過錯、醫療損害責任及醫療事故諸概念的解析
全球裁判案例
慢性眩暈症患者因鎮定劑產生戒斷症狀-認定醫師投藥前未盡說明義務有責任
閱讀判決
臺灣高等法院103年度醫上更(一字)字第1號民事判決評析
醫事法書訊
2016年全國精神健康指數調查報告
學協會訊息
藥害救濟基金會
台灣醫事法律學會
政治大學生醫倫理與醫事法律研究中心
東吳大學醫事法律研究中心
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