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化 or 治癒—關於醫患關係的一點思考

文章發表:2017/10/28

马老师

作为医生或护士或医院管理者或医疗圈里的任何一个角色,谈到医患关系时,会有不同的声音,其中一部分虽然所占比重较小,但是影响却大。他们把医患关系形容为农夫与蛇的关系,类此种种,反正不是一种让人心生愉悦的关系。

笔者作为从事临床工作17年,投诉管理工作5年的老医疗圈内人士,对此有不同看法。虽然在病房做护士或护士长时生过不少气,在投诉办也替人挨过不少骂,但迄今为止,我仍固执的认为,医患关系是人世间陌生人之间最和谐、最美好、最温暖的关系之一。外环境在变化,内环境不可能不受到冲击,医患关系没有如某些人所说变坏了,而应该是变化了,我们感到不适应的不应该是医患关系,而是医患关系所发生的变化。

临床上,医护人员对于患者的抱怨非常多,集中起来可以做如下总结:我们给出的治疗建议,患者的依从性怎么那么差?我们给他谈病情、谈风险的时候,他怎么那么多反问句?我就是衣冠不整了些,踢拉着拖鞋半夜看了看患者,他怎么就把我的鸡窝头给发朋友圈了?现在的病人怎么全成白眼狼了!

所以,我们看到,医疗圈里负能量爆棚,什么累成狗啦,收入少啦,下几辈不能学医啦,不胜枚举。我不能说,医患关系是我们搞坏的,那样的话,我的医疗同行会骂死我。我也不能说体制有问题,至少我没本事创设一个更完美的体制。但我必须说的是,我们的医务人员有义务也有能力不为医患关系更糟糕助力!你有没有想过,你整天发那些杀医伤医的新闻,有没有传授犯罪方法的社会效果?你整天抱怨患者不听话,那些暂时还没有成为你的患者的人,会不会担心你的坏情绪有可能移情于他?你整天累到体力不支还在坚持做的工作,是常态还是偶尔,如果是常态,你有很多途径改变这种常态,而发朋友圈不会改变你的糟糕境地。如果是偶尔,不要发,你的患者会担心有可能因为你的体力不支影响到你对他诊治时的正常水平发挥。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非常明白,这个职业令我们收获了什么,救人生命和维护健康的职业成就感,一辈子衣食无忧的现世安慰,自由的就业体制,纯粹的学术追求。我们当中的很多人嚷嚷着下几辈子不从医,偏偏找个对象就是同行,生了孩子还是干医,甚至连专业都和爹妈一样,难道你让你的孩子跳了火坑,你是亲爹(妈)吗?

因为前辈的某些支离破碎的不完全准确的、片面的信息,我们执意停留在“医者父母心”的时代不肯出来,但是我们必须明白的是,此时的“父母”面对的“孩子”已经到了青春期了。对着一个青春期的孩子,哪个家长还敢拿着棍子和他讲“父为子纲”?所以,是时候我们作出理念与行为的调整了,不是应对患者技巧的调整,而是从“心”而变。患者参与医疗的前提就是心灵的沟通,我们连恰当的表情和听得懂的言语都不能奉献出来,心灵如何相通。

听说我们的医务人员又有了一个新的外号“官医”,令人的难过的不只“医”,更有“官”,原来这个“官”字本身已经是一个贬义的存在了。可喜的是,我们的政府正在积极转变工作作风,“官老爷”的脸渐渐不再难看,“官府”的门渐渐不再难进,“官场”的风气正在恢复正常,所以,作为“医”,我们必须要行动了,不要让后人将来黑化官员的时候称他们为“医官”才好!


本文所引用案例为真实案例,为保护当事人隐私,相关信息已隐去。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公众号。

公众号专用信箱:malaoshihuayifa@163.com



马老师

  • 医患纠纷处理一线的医院管理人员,工作经历包括临床护理、护理管理、医疗安全管理、护理学院法学课任课教师、律师,对于医院安全管理既有实战经验,又有理论水平。


月旦系列雜誌

月旦知識庫

月旦品評家



數位整合服務
產品服務
讀者服務專線:+886-2-23756688   傳真:+886-2-23318496   地址:臺北市館前路28號7樓

Copyright © 元照出版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轉貼節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