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2017/06/06
本件患者因轉移性肝癌於被告醫院接受肝左葉切除手術,醫師於手術過程中不慎損傷到右肝動脈,在立即進行動脈修復後完成手術。患者術後因多發性肝膿瘍導致
2017/06/06
被告醫師曾任大學腫瘤免疫等科之研究所教授,涉嫌以「新免疫療法」之名目,於執業診所推銷其妻擔任負責人之藥廠所販賣之健康食品,造成本件乳癌患者延誤治療
2017/06/06
原告於2001年於被告診所接受激光視力矯正,術後因右眼視力模糊又於同診所接受了第二次及第三次的前導波雷射,但仍自覺視力未恢復,因而主張被告醫師
2017/05/31
本件患者於入院被告醫院接受氣喘治療過程中死亡。遺屬主張院方1.對患者氣喘之嚴重度誤診,2.不當、過量投與當時尚未得到厚生勞働省承認之氣喘治療藥
2017/05/31
本件被告製藥公司之員工(被告人)與A大學醫學研究所之心臟內科醫師們合作進行臨床實驗「AStudy」,以高危險性之高血壓患者為對象,比較投藥該公司所製造、販賣的
2017/02/15
Professor Willian Sage 在2004年首先提出當醫護人員面對病人不預期不良結果,或發生醫療爭議時第一時間的反應是害怕(fear)、拒絕(deny)與防禦(defense),簡稱為
2017/02/15
凱倫楊(以下簡稱楊)的兩歲女兒南西起初似乎只是單純的耳朵感染,結果出乎意料的嚴重到需要住院治療。「每換一班照顧人員就有不同診斷,許多醫師來看但每位
2017/01/03
一名49歲的美國女性至賓州某間診所就醫,醫師從其尿液中發現一種具備多種抗藥性的罕見大腸桿菌(E. coli),連被視為「最後防線」的Colistin(克痢黴素)
2016/11/27
主辦單位:台灣法學基金會,協辦單位:陳忠純紀念促進醫病關係教育公益信託、台北律師公會醫藥衛生法委員會、 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元照出版公司
2016/08/22
5P醫學包括預防性、預測性、個人化、參與性和精準醫學,五種醫療保健照護的概念與作法,將早期以醫院或醫師為中心的醫療蛻變為以病人為中心的互動式醫療生態。從此,醫療轉為多面向的複雜系統,更強調


月旦品評家

月旦品評家



數位整合服務
產品服務
讀者服務專線:+886-2-23756688   傳真:+886-2-23318496   地址:臺北市館前路28號7樓

Copyright © 元照出版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轉貼節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