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2017/11/23
患者於2008年(當時26歲)接受D大學醫院牙醫之拔牙及牙根尖囊腫手術,在接受手術追加劑量麻醉後產生病情遽變,出現
2017/09/27
原告之子D於1990年8月17日的工作中遭延展鋼材用的金屬擠壓機滾輪夾住雙手,導致雙手嚴重挫傷、傷口被機油及工作手套的纖維汙染
2017/09/27
患者A(死亡時85歲)於1990年12月因口渴、食慾減退等症狀接受B醫師診療,當次X光檢查發現盲腸有顆粒狀變化,但未進一步做
2017/09/27
原告(當時43歲)於2001年出現慢性眩暈症症狀,於2004~2005年間接受G醫師投藥鎮定劑Klonopin(商品名clonazepam),該種藥物為
2017/09/27
本件患者E為被告醫院之公職醫師,於2002~2003年間的團體健檢中皆被診斷為無異常,直到2004年6月間才被診斷出肺腺癌
2017/09/11
随着科技发展及社会伦理观念变迁,我国与胎儿畸形相关的纠纷和诉讼呈明显上升趋势。我国侵权法已经引入了错误出生的概念,确认为错误出生损害赔偿责任
2017/08/25
原告基於2010年3月3日的工作意外,向被告主張損害賠償請求權。被告為W醫院的主治醫師暨工商業職災保險機構(以下稱糾紛輔助人)的創傷外科醫師。意外發生後,原告旋即被送往W醫院。途中
2017/07/26
原告為小學六年級生,因發燒、頭痛、腹痛等症狀至被告醫師之醫院就診。初診時被告僅開藥後就讓原告返家,因症狀未改善,5日後原告再度來院就診。再診時
2017/07/20
原告患者因子宮肌瘤於被告開設之醫院接受全子宮切除術,於接受硬膜外麻醉後產生反射性交感神經失養症(Reflex Sympathetic Dystrophy,RSD) 後遺症。原告以被告醫院麻醉醫師於麻醉針刺入之際有
2017/07/12
本書整理自作者對醫療專庭法官講演之逐字稿,以PPT文字並配合口語化的闡述方式,介紹法院應如何針對醫療鑑定意見踐行證據調查,並就因果關係、過失與損害賠償額等關鍵爭點,說明審判實務上應如何委託鑑定並正確


月旦品評家

月旦品評家



數位整合服務
產品服務
讀者服務專線:+886-2-23756688   傳真:+886-2-23318496   地址:臺北市館前路28號7樓

Copyright © 元照出版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轉貼節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