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2023/05/02
本文所評之兩則最高法院判決分別為最高法院106年度台上字第1048號及最高法院108年度台上字第1436號判決,此為同一案件之前後最高法院判決,自原告於臺灣澎湖地方法院起訴時起,已歷時11年之久,並經最高法院三度發回,目
2023/04/18
人工智慧時代已經來臨!人工智慧的發展,將對人類生活造成巨大變革;同時,也勢必產生許多新型態的法律爭議。 本研討會很榮幸再次與致力於醫療教學的台北榮總合作,一同邀請國內、外之醫法專家,針對醫療法制新趨勢與智慧醫療相關議題進
2023/03/31
近年來臺灣醫病關係發展越趨白熱化,儘管以醫療常規可初步判定是否疏失造成糾紛,惟病人病情發展與治療情形的診斷,法界若能有醫界協助了解醫事鑑定作業程序,將降低糾紛歸屬的難度。
2023/02/24
現今醫療糾紛及醫療之民刑事訴訟已成為常態,尤以提起刑事訴追並附帶民事請求損害賠償案件更是屢見不鮮,截至2011年之刑事案件已高達414件、民事案件亦高達132件,此現象除導致司法資源的鉅耗,更使得醫護人員於執業時無法受到
2023/02/20
正如歐盟委員會在2014年發布的行動醫療綠皮書中所承認的,行動醫療應用程式的快速發展引起了人們關注開發者、衛生專業人員、公共機構透過程式收集的資料是否進行適當處理。
2023/02/13
行動醫療應用程式不僅是破壞式理論支持者的理想選擇,也是英國政策制定者對個人化和責任化的論述,不僅是根據個人特點和選擇而量身打造的醫療服務,也將更多責任賦予個人而非醫療專業人士。
2023/02/08
預防重於治療,無論在醫療、法律或社會等,均是相同的概念。預防醫學早在1967年即被提出,強調避免疾病的發生(狹義),或是基於限制疾病發展或進展的任何治療皆屬之(廣義),儼然已經具有疾病預防的初段與次段的概念。
2023/02/01
衝突作為一個概念可以幫助解釋許多方面的社會生活,如社會分歧、利益衝突,以及個人、團體、企業或組織之間的爭鬥。其種類主要可分為三大類:國際、人際及內心。
2023/01/30
患者C(當時2歲10個月)於2014年間於東京女子醫科大學附設醫院接受頸部淋巴管瘤注射硬化劑Picibanil(OK-432)治療,在ICU接受術後管理3天後因橫紋肌溶解症、高CK血症、心律不整、心功能不全、乳酸血症併發
2023/01/18
醫療行為具有高度風險與不確定性,在治療疾病的過程中,病人亦可能因諸多變數的介入,如病程進展、體質差異、醫療人員個人或系統因素等,而發生傷害或死亡等不良結果。


月旦品評家

月旦品評家



數位整合服務
產品服務
讀者服務專線:+886-2-23756688   傳真:+886-2-23318496   地址:臺北市館前路28號7樓

Copyright © 元照出版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轉貼節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