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2022/09/14
訴訟外糾紛解決機制(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ADR)是訴訟以外的紛爭處理機制,包含許多類型,在這些類型中,調解是非常重要的方式之一。近年來訴訟外解決機制越被注意漸趨重要,民事訴訟法第
2022/09/12
本件被告X於2019年間以菜刀刺傷同居人Y腹部,致Y因腎臟受損入住加護病房82天。一審法院認定X在犯行當下,因酒精中毒及代謝性腦病引發的意識障礙,處於心神耗弱狀態,故判處有期徒刑3年、緩刑5年。檢察官依醫療觀察法第33條
2022/09/07
法國醫療訴訟刑事部分與臺灣的制度有許多相似之處,值得深入探討,本文簡介法國以刑事案件處理醫療糾紛的現況與臺灣的現狀作比較及討論,以期將來能夠作為政策上參考的基礎。
2022/08/24
溝通是人際之間藉由交換意見達成許多社會活動的重要工具,人們並不自覺每日都在與許多人溝通,而且以為如此的溝通是有效的,但當爭議發生時,才驚覺原來雙方之前的溝通有許多歧見或差異,尤其在爭議發生後,彼此間原來的信任已經不復,此
2022/08/22
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特別是其下的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 ML)分支)具有改善全球醫療系統的潛力,舉例而言,藉由優化醫院的工作流程、提供更準確的診斷,從
2022/08/17
本篇著重在以醫療機構與社會的角度探討醫療關懷實務作為這一系列文章的總結,可分為主管心態、給員工的支持、團隊合作、發生爭議事件後的檢討與改進、協同關係的建立與結論。
2022/08/05
簡介 2022年《醫療事故預防及爭議處理法》三讀通過,將改變醫療訴訟的生態。本書收錄醫療民事訴訟相關文章共9篇,橫跨實體法上與訴訟法上之議題。當醫療事故發生時,其請求權基礎與舉證責任如何認定與分配,關乎病家與醫事人員間
2022/08/02
簡介 醫療現場充斥著各種意見,病人、家屬甚或是其他關係人,無論出於照護、保險或人生觀的考量而作出決定,居於其中的醫事人員經常處於這種為難情境。面對病人自主之議題,本書彙整8篇文章而呈現病人對醫療處
2022/07/27
上回提及對病人方的感受關懷不足情形,不能一昧怪罪醫事人員,其理由有三:一、醫事人員本身的心力交瘁問題;二、整體環境對醫事人員的關懷不足;三、給予醫事人員關係與爭議的專業訓練不足。心力交瘁問題請參考拙著,本文針對醫事人員關
2022/07/20
現代西方起源的科學及各個專業,都有一個共同的理念,即是以理性主義為基礎,對於感性,是壓抑的。因此常會有太過理性,以致在執業時對非專業的對象缺乏感性,而對其痛苦沒有感覺的情況,醫療亦不例外。有人認為這是做久的疲乏感,例如看


月旦品評家

月旦品評家



數位整合服務
產品服務
讀者服務專線:+886-2-23756688   傳真:+886-2-23318496   地址:臺北市館前路28號7樓

Copyright © 元照出版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轉貼節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