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篇名 |
虛假交易與不合營業常規之懲戒案例評析【執業進修】 | |
---|---|---|
英文篇名 |
Evaluation and Analysis of Punishment Cases of Fake Trading and Non-Arm's Length Operation-Regarding | |
作者 | ||
閱讀核心 |
近來臺灣驚傳財報造假事件,為了維護資本市場之健全,除主管機關需強化受查公司及會計師之法律責任外,會計師亦應強化工作底稿,以佐證於執行虛假交易與不合營業常規之相關查核程序,並確保審計品質。過去,財務報表不實類型,常見以循環交易、進銷折讓或浮增金額及開立虛偽不實發票進行交易等方式,掏空公司資產,此非法手段嚴重侵害了企業資產及股東之權益。會計師因受查公司虛假或不合營業常規之交易,而遭移送懲戒之情況亦屢見不鮮。本文將藉由實務上會計師遭懲戒之案例,探討虛假交易與不合營業常規等審計品質缺失之相關法令及發生原因。 | |
延伸學習 |
為維護資本市場之健全,除主管機關強化受查公司及會計師之法律責任外,會計師亦應強化工作底稿以佐證於執行虛假交易與不合營業常規之相關查核程序,以確保審計品質。會計師如未確實查明受查公司金融資產、長期股權投資及固定資產是否有減損跡象或有減損跡象時,未確實查明固定資產之估計可回收金額是否適當等,即可能構成懲戒之原因,故得進一步探討資產減損查核程序未符規定之懲戒案例。 | |
關鍵詞 | ||
刊名 | ||
期數 | ||
起訖頁 |
075-080 | |
出版單位 | ||
DOI | ||
QRCode |
| |
上一篇 | ||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