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篇名 |
預售屋履約擔保相關議題評析【本月企劃】 | |
---|---|---|
英文篇名 |
A Study on the Performance Guarantee Mechanism for Pre-sale Houses | |
作者 | ||
閱讀核心 |
預售屋交易搭配逐期付款方式,可提供購屋者降低房市進入障礙,並隨家庭需求於施工過程藉由客戶變更之請求,減少資源消耗、提升居住品質。預售屋履約擔保機制自2021年5月1日納入內政部「預售屋買賣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起,相關討論多偏向信託法制內容。本文乃以不動產開發業視角,就預售屋履約擔保若干議題提出評析,其中涉及信託架構下預售收入動支時點與項目、不動產開發信託與融資銀行關係及執行債權人與受託人同一人之實務檢討等。作者認為,各項擔保機制如陳義過高,造成實務難以執行,形同預售制度解體,雖以保護消費者之名出之,但實則減少市場選擇機會而提高原本藉由儲蓄進入購屋市場之障礙。 | |
延伸學習 |
預售屋不像成屋能實際看到成品,且交易期間長,導致可能存在許多問題。根據內政部不動產交易平台統計,施工瑕疵、建材設備不符、文宣與成屋現況不同等廣告不實的案件數,幾乎年年都位居糾紛榜首。故政府於2011年規定預售屋須在合約中載明「履約保證」機制,以保障預售屋交易之安全。本文即闡述各項履約擔保機制之相關議題,讓讀者較容易理解法條內容,進而保障自身權益,避免掉入預售屋糾紛的陷阱裡。 | |
關鍵詞 | ||
刊名 | ||
期數 | ||
起訖頁 |
021-030 | |
出版單位 | ||
DOI | ||
QRCode |
| |
上一篇 | ||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