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不幸之文獻回顧:打擊青少年藥物過量產生毀滅性影響之方法(全球瞭望)

文章發表:2024/12/06

Gaurav Sharma、Swarupa Chakole、Roshan Prasad、Mayur B. Wanjari、Ranjana Sharma 著;胡芮萍 編譯


壹、背景介紹

青少年藥物過量死亡是日益嚴峻之公共衛生議題,不論是對於個人、家庭和社區都有嚴重地影響,本篇回顧性研究文章針對對抗青少年藥物過量產生毀滅性影響之預防措施進行全面概述,藉由全面搜索電子文獻資料庫,本文對預防措施之有效性進行評估,並確定了與藥物過量死亡相關的危險因子,本文內概述三個主要的預防措施,包括:教育與認知計畫、治療及支援服務之管道,以及政策和法規之修改。此外,本文也就預防工作所面臨之局限性以及挑戰作討論,包括有限的治療和支援服務的接觸、對有效預防策略的更多研究的需求,以及阿片類藥物流行和新合成藥物的出現帶來的持續挑戰,整體而言,本文強調持續進行研究、提出創新預防策略以及制定有效政策的迫切需要,以防止青少年藥物使用和藥物過量死亡,達到促進整體人類社區更健康之目的。


貳、文獻回顧

青少年藥物過量死亡是許多國家所面臨日漸嚴峻的公共衛生考驗,根據美國國家濫用藥物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n Drug Abuse, NIDA)研究報告指出,在過去20年間,青少年以及青壯年因藥物過量死亡之人數有顯著增加,此外,NIDA報告中也提及,從2015年以來,涉及到興奮劑(stimulants)、古柯鹼(cocaine),或者是中樞精神興奮劑過度使用(psychostimulants with abuse potential,主要是甲基苯丙胺) (primarily methamphetamine)之藥物過量死亡人數急遽增加,自2015年的12122案例上升至2021年的53495案例,於上述死亡的悲劇案例中最常見涉及的藥物包含處方類鴉片藥物(prescription opioids)、合成類鴉片藥物(synthetic opioids)、海洛因(heroin),以及苯二氮平類(benzodiazepines),造成如此顯著上升趨勢的因素包含處方藥物過於容易取得、非法藥物使用攀升,以及對於藥物使用危險性缺乏認知與教育。


如何防止青少年藥物過量死亡的問題,對於促進年輕人健康與幸福至關重要,藥物濫用的青少年容易發生成癮、面臨心理健康、學業問題,相比之下,後續產生之社會及不利之法律後果等風險也較高,有效之預防措施將能緩解風險並在阻止悲劇發生方面至關重要;此外,在預防措施的投資不僅可以挽救生命、降低醫療成本,更對於整體社區健康之改善有所助益,所以制定並執行有效的預防措施來解決青少年藥物過量死亡增加之問題有其必要性。


本研究旨在概述目前青少年藥物過量此一公共衛生危機對個人、家庭以及整體社會之影響,並檢視各種預防以及干預措施用於對抗青少年藥物過量議題之影響,包含基於證據的預防計畫、治療及支援服務之管道、教育與認知計畫,以及政策倡議之部分,最後,本文目的在提出有價值之建議給有關利益者、政策制定者以及醫療專業人員作為參考,以利後續制定、執行有效措施來預防以及避免青少年藥物過量死亡。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使用電子文獻資料庫進行全面文獻搜尋,電子文獻資料庫包含PubMed, Medical Literature Analysis and Retrieval System Online(MEDLINE)、PsycINFO,及 Cochrane Library,檢索範圍包含自2000年迄今之文章,搜索醫學主題詞(Medical Subject Heading, MeSH),具體關鍵字包含:「青少年」(adolescents)、 「藥物過量」(drug overdose)、「預防措施」(prevention strategies)、「治療計畫」(treatment programs)、「政策改變」(policy changes),及「危險因子」(risk factors),回顧文獻時間為自2000至2023年所發表的文章,於初步檢索後,本研究根據主題相關性以及納入條件(inclusion criteria)進行篩選,納入條件包含文章有評估青少年藥物使用以及過量的預防措施、提供預防措施有效性之數據以及確認藥物過量死亡之危險因子的文章,經篩選後之文章包含上述所有之納入條件。而排除條件(exclusion criteria)則包含僅聚焦於成年人的文章、非以英文發表、或者未經過同行評審的文章,本研究具體篩選使用文章過程請參圖1。



圖1 本研究使用文獻篩選過程,文獻回顧方法採用PRISMA流程,Preferred Reporting Items for Systematic Reviews and Meta-Analyses

二、造成青少年藥物過量死亡之危險因子

(一)藥物過量死亡所涉及之常見物質

藥物濫用的青少年是藥物過量的高風險族群,最終可能導致嚴重之併發症狀或死亡,與青少年藥物過量死亡相關之物質,包含處方類鴉片藥物、合成類鴉片藥物、海洛因及苯二氮平類,上述藥物被認為是導致呼吸窘迫之重要原因,最終導致死亡,有鑑於這些藥物的藥效影響力,對於青少年採取有關教育以及預防措施、減少濫用是相當重要的,於印度與藥物過量死亡有關之常見物質請參表1。



表1 於印度與藥物過量死亡有關之常見物質

(二)潛在的心理健康狀況

心理健康狀況,包含憂鬱、焦慮以及創傷等,通常對青少年藥物使用以及過量使用有著關鍵影響,當面臨心理健康問題時,青少年可能會使用藥物自行治療、緩解症狀,例如:一些憂鬱症青少年為了緩解絕望或沮喪的情緒,可能會求助於藥物;而另一些罹患焦慮症青少年可能會使用藥物來緩解緊張或焦慮;曾經有過心理創商的青少年也可能藉由藥物使用來麻痺痛苦的情緒或與創傷經驗有關的記憶,因此,解決心理健康問題在預防青少年藥物使用以及過量使用的議題上至關重要。


(三)同儕壓力以及社會影響

同儕壓力以及社會影響對於青少年藥物使用以及過量使用影響甚鉅,青少年可能因為被迫要順從同儕團體、為了被接納而嘗試使用藥物,有些青少年可能是出於希望給同儕留下印象或獲得社交上的地位而使用藥物,此外,接觸有藥物使用的同儕或缺乏正向榜樣也會增加藥物使用及後續藥物使用過量之可能性,上述影響可能使青少年採取更多危險行為,而危險行為可能造成包含藥物成癮、藥物過量或者死亡等嚴重健康問題。


(四)缺乏家長監督與支持

缺乏家長監督與支持之青少年有更高使用藥物之風險,家長在減少青少年藥物使用以及過量使用可能性上扮演著重要角色,包含提供正確指引、建構清楚的價值觀念及界線,還有促進青少年有做出正向決策的能力及行為。


缺乏家長監督與支持可能使青少年感到孤獨無助,導致青少年傾向自同儕關係中尋求認可及連結,而增加使用藥物之風險;此外,缺乏家長指導,青少年可能沒辦法對藥物危險性等重要資訊有所了解,或者缺乏抗拒來自同儕藥物使用的能力。


多項研究顯示,家長的參與和支持能有效降低青少年藥物使用以及過量使用的比例,參與包含許多形式,例如:建立溝通管道、留意青少年行為以及針對藥物使用建立正確觀念以及界線。另外,家長的支持包含情感支持、增進健康行為,以及在必要時提供心理健康以及過度使用藥物的治療服務......

 

全文刊登於月旦醫事法報告,第96期:缺藥與重複用藥之法制視野  訂閱優惠


月旦品評家

月旦品評家



數位整合服務
產品服務
讀者服務專線:+886-2-23756688   傳真:+886-2-23318496   地址:臺北市館前路28號7樓

Copyright © 元照出版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轉貼節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