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2022/10/18
AI技術發展迅速,既有的醫療制度及其相關產業也將面臨巨大的變化,進而影響法律制度的變革。為因應AI發展將對醫療制度及產業帶來的衝擊,本會集結國內外跨領域專家,透過醫界及法界的多方議題的探討,希望能幫助政府、學界及產業獲取
2022/08/29
就新冠肺炎疫苗所以為依據的法律關係而言,仍需做出區別。在疫苗接種中心、流動工作站中進行的疫苗諮詢(Impfberatung)、闡釋(Aufklärung)與疫苗接種之施打主要仍委由各邦進行。
2022/08/08
新冠疫情在法律上為所有當事人帶來許多新興的挑戰。在可以接種疫苗且開始對全民施打疫苗之後,出現了一個實際的問題。
2022/08/04
簡介 精神醫學與法律交會之際係源起於歐美各國之司法改革,其所主張之精神障礙犯罪不應受罰,遂有司法精神鑑定興起。本書針對刑事責任能力鑑定、民事鑑定之監護與輔助宣告及各類損害賠償之失能鑑定、精神鑑定之臨床現況、鑑定原則及工
2022/07/18
現代醫學對身體、疾病、生死的思考已深深嵌入我們的文化之中,和法律、宗教一樣,不斷產生出新的交流意義。換言之,醫學和醫療科技本身就是一種文化。文化,尤其是傳統文化對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來說至關重要。
2022/06/20
「我不想活了,但我並不想死。」若說這句話就是法律目前在生死抉擇上的難解困境─非生即死,那麼,醫療照顧恰好為此提供了不同的答案。生死這件事在法律概念上被簡單的化約,但在醫療照顧上,被賦予血肉與靈魂的聲音:「我若無法再以我所
2022/05/31
簡介 自2019年底爆發之COVID-19疫情,帶來許多法律與政策爭議。在防疫措施上,利用電子設備監控居家隔離者、實施簡訊實聯制與健保卡之目的外使用,如何在緊急狀態下取得公共衛生與個人權益間的平衡
2022/05/26
簡介 自2019年底爆發之COVID-19疫情,帶來許多法律與政策爭議。在防疫措施上,利用電子設備監控居家隔離者、實施簡訊實聯制與健保卡之目的外使用,如何在緊急狀態下取得公共衛生與個人權益間的平衡
2022/05/25
關懷小組的推動已經有一段時間,2015底隨著生產風險救濟條例立法通過,關懷小組有了法律地位,各醫院也都正式成立關懷小組,然而對關懷的實質了解,大都流於形式,莫衷一是,無一準則,甚至完全誤解了「關懷」二字的大有人在。
2022/05/23
在不可治癒的傷病末期或於臨終時是否要採取醫療措施來延緩生命持續,需要病人個人依據自己的意願作出謹慎的決定。在沒有能力表達意願時,其真實想法也希望能被他人知曉並獲得尊重,這即是病人自主在醫療中的具體體現。為了更完善地保護病


月旦品評家

月旦品評家



數位整合服務
產品服務
讀者服務專線:+886-2-23756688   傳真:+886-2-23318496   地址:臺北市館前路28號7樓

Copyright © 元照出版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轉貼節錄
TOP